学生们正埋头创作,我站在窗户前向外看去——六月,草木长势愈发猛了。教学楼后枇杷树结出金黄色的枇杷,晚蔷薇趴在围墙边的铁篱笆上,挥洒着最后的娇艳。石榴花开得明媚,既不那么浓烈,也不那么艳俗,透亮的橙红,明晃晃地耀人眼。小小的池塘里,浮萍开出了红色的小花,漂浮在水面上,远远地一朵一朵开着,安静地开着……
“老师,你在看什么?”
这句话犹如一粒小石子打破了教室里的安静,激起一圈圈涟漪,向外扩去。很快,我身边就挤满了扒着窗户往外边看的孩子。
“呀!枇杷结果子了。”
“那红色的是石榴花吧?”
“快看水面,那是一小点一小点的是花吧?”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语气里是比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那一刻还要饱满的惊喜。
“你们之前没有发现这些变化吗?”我有些讶异,也有些生气。我时常和他们强调留心观察生活,他们究竟都观察了什么呢?
我拍了拍手掌,示意孩子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问道:“你们平时都是如何观察生活的?观察所得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我观察妈妈的头发,有时候是长的,有时候是短的,有时候是直的,有时候是卷的,还会变颜色。观察所得——我的妈妈实在太臭美了。”
有人说:“我观察爸爸的声音,声音越大,心里越虚,完美诠释了‘虚张声势’这个词。”
韦安泰的答案最让我感兴趣。
他语气轻快地说:“我观察日历。过一天就在日历上划掉一天,等把这个月划完,我就可以放暑假啦!”
我接口:“暑假里过一天就在日历上划掉一天,划到八月底,新学期就到来了。”话音刚落,韦安泰脸上的笑意瞬间僵住了,可怜巴巴地看着我。
“其实,安泰观察的是时间。虽然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留下了痕迹。”我说,“假期和开学都是时间留在我们生活里的痕迹。”
“寒假、开学、暑假、开学……”韦安泰喃喃自语,“时间可真是一个端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