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西秦刺绣香包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传承了两千多年。古代时期的端午节是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一个安康节日。民俗认为,端午阳气旺盛,是一年当中草木药性最强的一天。因此,我国不少地方都有端午采药、煮水、沐浴的习俗,还有插艾草、饮雄黄酒、悬蒲剑、佩香包等过节仪式。其中香包既可作为装饰随身携带,又可以起到驱虫辟邪、健康养生的作用,格外受到百姓喜爱,风俗流传至今。

说起香包,就不得不提“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陕西省宝鸡北部千阳县。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千阳西秦刺绣”保留了炎帝氏族和周秦文化的民族精粹,是人们祈福纳祥的艺术珍品。西秦刺绣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形态简洁夸张,色彩明快热烈,极具西北地区民俗特色,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也是当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瑰宝。

前些时候,父母带我去千阳县闫家村参观西秦刺绣的制作过程。村口梧桐树下,绣娘们或两两相坐,或三五围群,随着手中上下翻飞的银针,簸箕里的彩线化成了布缎上的精美图案。我在一旁连连称奇,准备亲自动手做一枚香包,在端午节佩戴。我挑选了一块暗绿色的绸布,搭配藕荷色的丝线,笨拙地在绣绷上一针一线进行刺绣……

毕竟是第一次刺绣,我的手指一点儿也不听使唤,丝线总是打结,绣针也时不时扎疼了手指。幸好有专业绣娘的指导,我总算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刺绣作品。我将绸布从绣绷上取下,用针线缝合成一个口袋样式,再填入准备好的艾草和香料,最后将挂绳穿过口袋系紧,挂上莲藕配饰。哈哈,我的第一个香包完成啦!我为它起名——荷塘莲香。

虽然我做的香包远不能与非遗作品相比,但是我愿意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尽一份微薄之力,让陕西的民间艺术在我们少年手中流传,绽放出新的光彩。

一叶香草,一岁端阳。恭祝大家端午节:阖家幸福,吉祥安康!

(指导教师:张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