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号召向猝死医生学习引争议

作者:未知

2018年1月25日,安徽六安裕安区卫计委发布的一则《关于在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向方培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与压力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了轩然大波。不少医生纷纷表示:“不学,要好好活着。”

方培虎是裕安区的一位外科骨干医生,于2017年12月16日凌晨猝死在医院值班室,年仅31岁。他有着和绝大多数医生相类似的经历:连轴转,又忙又累,积劳成疾……不幸的是,别的医生硬撑了下来,而他却再也没能在值班室内醒来。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见诸媒体的医生猝死案例就有31起。在“向方培虎同志学习”的决定下发的前一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郭庆源,在值夜班时接诊38名患者,连续工作18小时,突发病症后经4小时抢救无效死亡。

2月7日,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回应此事称,相信当地卫计委的本意是号召医务人员学习方培虎医生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时也希望医务人员在改善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多维解读

“向猝死医生学习”不值得提倡

没错,医生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没有奉献精神的人当不了好医生。但医生却又是一个个平凡的个体,在奉献之余,也需要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因为,任何的付出都需要一个平衡的支点。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医生们用自己的体力和健康为成本,为社会提供健康保障,这是职责所系。但保护他们的健康,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有些人却因为强调医生的责任,而忽视了他们应有的权利;因为赋予了医护人员“白衣天使”的属性,而忘却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健康诉求……这一方面与医生数量短缺,不超负荷就难以保证医疗体系高效运转有关;另一方面,少数人主观上宣扬“以此为荣”的做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医生猝死的背后,其实还有两个问题:其一,医院真的不是保险箱,即便是医生,即便在自己的医院内突然发病,当前的医疗手段也常常无法与凶恶的疾病相抗衡。其二,许多医生其实很弱小,弱小到有时连自己的疾病都会漏诊。有时无法准确判断患者的疾病,也确实是难以避免的无奈。相比于体力上的劳累,这两个问题常常成为压迫在医生精神上的沉重负担,如何破解这方面的问题,也同样迫在眉睫。更好的选择或许是,将这种致敬更多地体现在对生者的关爱上面,切忌罔顾警示、空洞地谈“学习”,以免让人生出“这是号召后来者重复前人悲剧”的误解,觉得伤口处又被撒了一把盐。

理性看待“向猝死醫生学习”

客观而言,值班医生猝死在岗位上,令人痛惜。作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文表彰,并号召学习,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习惯性流程,也算是对死者的一个交代。原其本意,也主要是希望大家都能学习方医生那种爱岗敬业、履职尽责的精神。这原本也没有错,但为什么以前没有引发争议的事情,到现在却招致一些疑虑?

这其中,时代语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讲奉献本没有错,但在以前,可能这种号召更强调无我,个别时候甚至将牺牲与奉献从具体的情境中剥离出来,连带着也试图把更多人的道德水准提高到同一层次。这样的泛道德化思路,到了当下这个更强调个体权利、强调个体价值的时代,遭遇争议也就不足为奇了。

医生、教师等职业,过去特别讲究无私奉献。事实上,我们见过了太多医生因加班而累倒甚至猝死的新闻。我们也应该反思,如何为他们创造更健康、可持续的从业环境,而不是无限地拔高他们,让他们做无谓的牺牲。医生也好,其他行业从业者也罢,强调努力工作、拼搏进取当然是有道理的,但一定要注意区分公私权界,既不能降低工作要求,也不能以奉献之名侵害他人的工作和休息权,更不能以他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