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遭遇口碑崩盘

作者:未知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以下简称《舌尖3》)2018年2月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一共8集,至2月26日播出完毕。《舌尖3》延续了前两季的高话题性、高收视率,平均收视率达1.366。但在口碑方面,《舌尖3》却遭遇了全面崩盘,《舌尖1》的豆瓣评分高达9.3,《舌尖2》的评分也有8.4,而截至2月27日,《舌尖3》的豆瓣评分已经跌至4.1。

有网友总结了《舌尖3》的槽点:画面构图不专业,故事讲述轻巧不深入,镜头剪辑混乱,文案策划漏洞百出,主旨模糊不清,人物言行举止不流畅、表演痕迹重,制作团队刻意营造感动情绪、不够真诚,旁白说教主义大于生活实际。

2月23日,《舌尖3》节目组在官方公众号上发表文章《为什么要创新?〈舌尖3〉创作背后有哪些“味道”要变?》做出回应。文章讲到了“换口味”背后的隐情、面临的创作困境、创新求变的宗旨以及为了这部作品所付出的艰辛,可惜网友们并不买账。

多维解读

错误满屏让《舌尖3》口碑“翻车”不足为奇

《舌尖3》从第一集开始,观众就有些失望。在第一集里,观众只看到一堆器具,没有看到多少美食。不过绝大多数人还是表示理解,因为美食与器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随后播出的几集,就让观众无法淡定了。不仅存在煽情过重、美食无味,剪辑混乱、画面粗糙等问题,很多常识性错误更是令人反感:本为三无产品的“中药口红”被详细介绍制作流程;片子介绍的是太湖花鲈,出镜的却是美国引进的大口黑鲈;有毒的南天竹被搬上餐桌等等。

《舌尖3》的拍摄本意是想突破前两季,升华整个系列内容,但无奈有些用力过猛。如果说技术的失败、内容的杂乱还只是拉低了观众的满意度,那么一些关乎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错误就让人无法容忍了。有毒草药被搬到餐桌、制作三无产品“中药口红”等,以央视的权威、《舌尖》系列的口碑,节目播出后这些错误的“知识”很可能会误导不少人。

《舌尖3》节目组在回应观众的质疑时称,即使冒险也要创新。为了创新去冒险本没有错,但用“创新”来解释满屏的错误就令人费解了。近几年央视在春节期间都会推出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节目,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的前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这些节目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创作团队对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一丝不苟。与这些大气又精致的节目相比,错误满屏的《舌尖3》沦为吐槽大会,遭遇口碑“翻车”也就不足为奇了。

《舌尖3》中缺失了对美食的热爱

《舌尖3》播出后,其实即使有些历史或者常识性错误,只要片子足够精彩,相信观众也能谅解。但作为一部讲述中华美食的纪录片,相信绝大多数观众想要从片中看到的是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是藏于身边的或是曾见识过的美食,对于我们记忆的勾动和感官上的诱惑。可惜在《舌尖3》里,食物仿佛退居到了一个非常次要的位置。

陈晓卿导演在拍《舌尖1》的时候,想法是纯粹的——从2002年开始策划一直到2012年才拍完,他的初衷就是想告诉观众,我们中国天南地北的美食,到底有多美妙多好吃。即使在第一季大红大紫之后,第二季稍稍有些自我陶醉的意味,却仍旧十分克制地沿着第一季的初心,没有夹带多少美食之外的私货。但这种对美食纯粹的热爱与追求,与观众分享舌尖之美的冲动与欲望,在第三季里并没有看到。

《舌尖3》若想要创新,其实空间很大,可摄制组偏偏在某些地方钻了牛角尖。比如《舌尖》系列的前兩季成功地营造了对自然、传统的尊敬,这当然没有错。但到了第三季,摄制组却把这一成功经验运用到了极致,于是我们看到了他们想回到上古的冲动,和对现代化社会的蔑视。然而,舌尖上的中国就应该是充满烟火气的,而不是用空洞的情怀包装出来的一曲怀古词。创新不是抛《弃舌》尖系列最核心的食物本身,让剧组去进行功利性的自我表达。没有对中国美食从本源出发的热爱,哪怕重复念一百句“爱是最好的调味品”也无法令片子直达人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