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家政为大学新生打扫宿舍引争议

作者:未知

2018年8月29日上午,中山大学2018级新生开始报到。而在南校区东区120栋女生宿舍某房间内,有两个家政人员正在打扫,经过3个小时左右的清洁,整个宿舍里里外外焕然一新。

原来,这两位家政人员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妈妈请的,这位妈妈报到前来过宿舍,发现灰尘很多,还有蟑螂,很难清理,便叫来了家政人员清扫一下。虽然要花费将近500元,但是这位妈妈觉得很值得,一是因为家政人员本身很专业,清扫更干净;二是现在的孩子在家很少做家务,让他们去打扫卫生,于心不忍。

此举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宿舍毕竟几个月没人住,难免很难清理,家长自发地请人打扫无可厚非,盲目的吃苦没有任何意义。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反对,认为请人打扫的方式不利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一味地大包大揽也有溺爱之嫌。

“请人打扫宿舍”过犹不及

每年到了大学开学季,网络上都会掀起家长要不要送孩子去学校报到的讨论,大多数网友对此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娇惯,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绝大多数国内高校同样建议家长不要送孩子到校,而是把去外地求学当作孩子人生历练的开始。

然而,这位家长不但送孩子上学,而且还更进一步,深度参与孩子的大学生活,请来两位家政人員帮助自己的孩子打扫宿舍。事情被曝光以后,网友们更是议论纷纷。其实,“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算是至理名言了,学生和家长未必没有听说过,但是一直在父母庇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终于凭借考上大学有了锻炼独立自主能力的机会,家长却用钱把这种机会给剥夺了,须知过犹不及,这实在算不上是一种聪明之举。

在西方国家,很多家境不错的孩子可能也需要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挣学费,而他们自己家院子里的草坪也很多是自己推着剪草机修剪的。这些都和财富多少没有关系,只和教育培养孩子的个人能力、综合素质有关,和尊重劳动并从劳动中获得乐趣有关。可以预见的是,开学时父母请家政人员帮忙打扫宿舍,那么以后孩子也可能会请人帮自己洗衣服、打扫卫生,甚至和新闻报道的一样,请人替自己上课点名等等。如此一来,一切都让他人代劳的人生,是不是太无趣了?

“请人打扫宿舍”需多元思考

乍一看,这些大学生不仅上学要家长送,自己不做卫生,还要家长花钱请人来做的行为,让很多人看不惯:如此娇贵,家长代办一切,未来又如何成才?讥讽与批评自然随之而来。然而,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这位妈妈觉得很值得,一是因为家政人员本身很专业,清扫更干净;二是现在的孩子在家很少做家务,其于心不忍,毕竟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打扫卫生,扫扫地、擦擦家具就行,而是相当于住进新房屋,要对其进行彻底大扫除,劳动强度比较大。也有人家逢年过节会请专业清洁公司来打扫,或许她在家就是这么做的,那么在家可以,在学校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观、价值观日益多元,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家务劳动也呈现出专业化、市场化的趋势。人类的目标应该是解放自我,实现智能化,会做家务不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养,盲目的吃苦没有任何意义。遇到比较紧急、大型的家务劳动,让专业人员来处理,不过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寻常场景罢了,舆论不必过于放大、上纲上线。

每个人经历不同,立场不同,观点也各异。很多事情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们不必刻意抓住一个事物,便由点及面、以小见大,将寻常小事夸大变形,或者把自己置于道德高地,对某个群体妄下评判,甚至进行恶意质疑,有意无意地将简单的事物复杂化,这是我们在评判他人言行时所应避免的。针对“请人打扫宿舍”,舆论还需多一点包容,多一点思考,不必急着下结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