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秀秀:忍

作者:安秀秀

忍字头上一把刀,令人痛得刻骨铭心,却又受益匪浅。

受尽侮辱,默不作声,追寻的是风雨后的阳光。“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坚定的信念中,司马迁在受了常人所最不能忍受的腐刑后,苟且偷生,即使是曾于他有恩的仁安请求“尽其所职”,他也默不作声,以“忍”待之!悠悠倾尽了13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皇皇巨著得以流传。这不仅是一座伟大丰碑,更是长眠于地底的先驱的精神化身。忍,不计较曾付出了多少,而在于因忍而焕发出的精神品质得以传播于天下。

忍,是在原则之下的退让与坚守。汉奸与间谍,形似而神迥异。他们一样被民众所辱骂、贬低,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甚至亲人背离,被逐家门之外。但汉奸是真实的叛徒,背叛国家,他们逆来顺受、阿谀奉承,看重的是个人的利益,满足的是个人的贪欲。“我只能这样,曲线也是救国救民!”这样的借口,汪精卫之流欺骗的只能是自己!而间谍,为了搜集情报,深入敌营,他们忍辱负重,不计得失,步步小心而又常遇不测风云。一如《风筝》中的“鬼子六”,他们会殉职牺牲,会被战友追杀,会被亲朋唾骂,但为了国家,为了胜利,为了情,为了利,他们无怨无悔,勇往直前。他们的忍,是在原则的前提下的退让,是公大于私,个人让位于公利的牺牲——哪怕最终湮没于时光的尘埃的奋然前行。

不同时期,忍也自不同。“小不忍则乱大谋”,吕后遭匈奴可汗调戏,可势力孤危,她只能道上一句“惜我年老色衰,不敢伺候可汗”,并送上十多个佳丽以奉匈奴王,忍一时而为汉王朝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在旧上海租界打拼的小年轻拉着个小三轮,扛上几麻袋,时时受人盘剥,却能处处忍让,最终有了成就了自己霸业的机会。心有猛虎,却能示人以弱,忍让之路才走得更长。

当然,忍不一定是大辱,也可以是生活日常。父母放手时忍住担忧的心,让孩子独自处世;孩子忍住外界的诱惑,做个本本分分的人;寻常人忍住自己的躁气,压制住那份因他人嘲笑而引起的情绪:世界,就从这一刻开始,不一样了。

关键处,忍一忍;日常中,忍一忍,不远处,生活的一片绿洲在前方候着你。

作者说:

我常想忍的定义是什么。大到君子,忍有关江山社稷,民情国危,我们往往可望而不可即。小人物,忍的堆积又不足以激励人?凡事都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你说了算,除非上帝,所以忍会辛苦,会让人停留,止步于此。社会的经验告诉我们:目标让人朝向眼前的目光都变得坚定。我们总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说服自己。闺密的无理取闹,铁友的错事连连,豈能只一个忍可解?我们要把握属于我们的主动权,直面生活。我们为了完成学业忍住私念,为了让父母安心而放下独自远行,这或许就是我现在能够把握的忍的含义。人成长总伴随着忍,坚持忍,胜利才会不远。

评委说:

关键:对“忍”的内涵之思考独特

什么是“忍”?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体现出不同的思考角度,也表达出作者的独特个性和生命坚守。比如本篇,作者提供了几个维度:为何要忍?为了追索风雨后的阳光。忍的原则是什么?是退让和坚守。忍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如何?各不相同。忍一定代表受了大侮辱?不,忍是一种日常。这几个维度,立体、丰富地剖析了对“忍”的理解,犹如给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经由此,我们似乎看到了“忍”之路的无限延伸和无尽的色彩。

本篇给我们的写作启示是:能言人所不能言,想人之所未想,文章的附加值自然就会很高。

(肖 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