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故我在

作者:汪艺浜

“行”字在百度百科上的基本字义为:人之步趋也,即为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世上道路万千,选择不同的道路,也就成就不同的人生。十八岁的沈从文,走出湘西那片神奇的土地,开始浪迹北京。十八岁的埃隆·马斯克,辍学斯坦福,开始探寻他钢铁侠般的梦想。十八岁的我,也即将开启我的行者生涯。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朴素的道家哲理,却悟出人生最本质的奥义。知与行,历来是古代各思想流派争相讨论的思想命题。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将理论和实践高度融合在其唯心主义中。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因欣赏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改名为知行,后又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对于知行这一辩证关系,我一直认为,二者无法割裂,知生于行,行立于知,知行相生,知与行,贯穿人生;但在学习和生活上,以行为知,行决定知则更显重要,我行故我知,我行故我在,诗和远方,始于足下,行于世间,修身齐家,秉行之态度,做一个行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求索于世,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行道于世,做一个行者,做一个脚踏实地的行者,与其大谈梦想,不如负重前行。问路何方?路在脚下,唯有潜行,才有始终。看那山那人,杨善洲深耕其间几十载,行走于荒山野岭,践行他曾经的诺言,他始终与他的灵魂一同凝结在艰苦卓绝的行动上。看那湾那人,守夜人余光中晚年依旧笔耕不辍,将他对生命独特的见解融入中国新文学的血液里。看那道那人,丘索维金娜七战奥运,她这执念,不休不止。

可见,唯有行,唯有践行,才能铺就诗意的人生,才能像鲍勃·迪伦所说,若“窗外星辰闪烁高悬”般焕发光彩,才能在自己耄耋之年不后悔虚度的一生。

乌托邦式的美好,仍需执杖前行,用行者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困难,面对挑战。路在脚下,上下求索,砥砺前行。对于我来说,不仅要秉行者之态度,更要行得有力量,行得伟岸。

做一个行者,做一个行于生活的强者,在行道中感悟生活,感悟超然。修为之道,唯有修行,修行是行者抵达内心“伊甸园”的唯一方式,只有经过人生的荒凉才能抵达内心的繁华;唯有潜心修行,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方成超然。当孙行者被玄奘解救时,行者便迈上了修行之道,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可见,行道之路需要行者超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用毅力来奠定成功的基础,用信念来衡量生命的尺度。做一个行者,行在生活之上,行于生活之巅,用行动缔造未来,用行动改变世界。电影《使徒行者》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但是你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正因如此,美国《时代》杂志公布2010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名人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卖菜老妪陈树菊。她靠卖菜为生,生活极其简朴。多年来她将节省的钱捐助给慈善机构,累计达32万美元,用于捐助失学儿童、孤儿院和图书馆。这位生命中的牧师,默默行善53年,把生命中的温存与感动留给他人,凭借着朴素的人生观、近乎顽固的执着,绽放了行善者最美的芳华,也诠释了行者默默无闻的实干情怀。也许,在现实的社会中,不乏有追求有理想的人,但踏踏实实做事,将“钉子精神”践行到极致的人却不多,然而,时代正在召唤“工匠精神”的回归,这个社会需要更多行者,需要我行故我在的精神,更需要修行于万丈星空的力量。

做一个行者,需行得有高度,更需行得有深度;需行得沉稳,更需行得洒脱。正如行于山水间的苏轼在《定风波》中自在畅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扑面而来。也许,生命需要那一抹恬淡来温润,需要一抔月光来照亮。行得洒脱,行得超然,正如尼采所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是的,我们既需要驶向远方,也需要旅途中沿岸的风景。国学大师林语堂是一个资深的“半玩世者”,在写作上从不连续作战,一般是写完一部作品,就休假一两个月,完全将自己投身于悠闲的假期时光。他的一生都保持着天真随性的态度,而他最引以为豪的,就是自己身上始终没有被泯灭的那一颗童心,他评价自己“一点童心犹未灭,半丝白鬓尚且无”。拥有和他一样的情趣与追求,钱锺书先生知天命之年在帮自家院子里的小猫打架,花甲之年还在与家人玩捉迷藏。可见,当你翻过了一座山之后,需要做的不是想着如何越过下一座,而是要先停下来,欣赏一下山脚下的鸟语花香,草长莺飞;正如那繁华落幕后开出一支地老天荒的花,道尽艰险却又显恬静优雅,正因如此,我们需要且行且奋进的昂扬斗志,也需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乐道情怀。做一个行者,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行者,行于山间,看残阳如血,行于海边,看潮起潮落。

我行故我在,做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行者,行于当下,展望未来。在行道间感悟世间美好,感悟沧海桑田。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写道:“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亂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的确如此,人生在世上,定要把握当下,行于路上,路在脚下,思于大道,道在心间,道亦在脚下。

我行故我在。“行”于我的重要内涵,不仅是我生命中永恒的灯塔,也是苦行僧式的修为造化。求学生涯里,“行”与我为伴,我以其为乐,它指引了曾经困惑的我,它就像星子划过夜空,在银河间熠熠生辉,又宛如一条静深流长的小溪,流入心间,清冽而隽永。

评委说:

关键:博闻强识,行者无疆

清晰地记得那一天,汪艺浜焦急地联系到我,诉说他要参加“放胆”的急迫心情——那个时候距离截稿时间已经没几天了。他说,要参赛的其中一个理由是,为校增光。我当时就既对他本人充满好奇,又对他的作品满怀信心:是怎样一个少年,有着如此高的心气?果然,拿到作品,我迫不及待的阅读过程中,一直在暗暗点头:文如其人。

不必说文中举出的名家,不必说文中列出的事例,单只是题目和观点的亮出,单只是行文的汪洋恣肆,就足以看出少年拿云志,心怀大地情。当然,细腻的行文思路,若明若暗的文章金线,丝丝入扣的名家事例佐证,更是相得益彰,互为照应。顺着他的思路,我们看到了一条行者的生命路线图画,一份行者的自我认识答卷。

我想,于他而言,博闻强识,行者无疆,“我行故我在”,确然。

(肖 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