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新掌门王旭东:这个来自敦煌的“扫地僧”不简单

作者:观乎文化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宣布退休,继任者为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相比于网红“故宫看门人”单院长,这位自称为“山里人”的王旭东似乎并不为公众所熟知。但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中,单霁翔与王旭东两人一东一西,同时把故宫和敦煌打造成国内顶尖的两个文博IP。

20世纪90年代,敦煌莫高窟远不如今天这样热门,当时的它环境恶劣,文物残破,还是一个急需“抢救性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而1991年王旭东刚到莫高窟的时候,每天必做的事就是在窟区扫沙子。当时莫高窟的保护工作不仅要面临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深受专业性人才不足等问题的困扰。王旭东至今还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在一次敦煌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美国的一位学者曾说,“莫高窟文物保护现在是由我们来做,但也希望你们参与进来,迟早是要交给你们自己做的”。

自此之后,王旭东一步一个脚印,用半年时间将492个有彩塑的洞窟挨个走了一遭。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原院长单霁翔也曾在上任初期耗费五个月走遍了故宫的9371间古建筑,在面对历史留下的宝藏时,两人大抵抱有同样的好奇心与责任感。

从1991年从事壁画及土遗址保护以来,王旭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三十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壁画及土遗址保护加固的勘察设计和现场施工,承担国家文物局和科技部下达的文物保护重点研究项目二十多项。在敦煌,王旭东一待就是近三十年。至于是什么使他坚持下来,在一次采访中,王旭东解释道,“我在这里26年,26年跟一千年相比,算什么?优秀的传统文化,会给我们一种精神的力量和慰藉”。

随着公众关注度的提高和文物情况的改善,敦煌莫高窟逐渐成了国内旅游胜地。早在1990年前后,敦煌莫高窟每年的参观人次不过万人,可到了2015年,敦煌每年参观人次已经突破100万。但与此同时,如何平衡古遗址保护与旅游开放之间的矛盾,成了王旭东的一大“心事”。为确保文物及游客安全,敦煌研究院2014年开始实施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以网络预约为基础、分时段参观为措施、数字展示组合实地参观为内容。这极大地缓解了这处古老洞窟的“压力”,也让游客参观体验更为“精致”。

随着数字技术趋于成熟,王旭东提出在网络上“数字重建”莫高窟的想法,力争让莫高窟“青春永驻”,并且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这些宝贵的艺术财富获得新的生命。目前,在总计500多个敦煌石窟中,已有至少180个洞窟实现数字化,占整个规模的近三分之一。至少有30个洞窟的中英文版数字资源都已上线,实现全球共享。其中的高清图像,甚至比到洞窟现场借着手电筒光看得还要真切。与此同时,故宫的“数字化转型”正在稳步推进中,而王旭东在“数字重建”莫高窟过程中积累下的经验,或许会加速推动故宫的数字化发展。

实际上,王旭东与已经从故宫博物院退休的单霁翔有很多相似之處,两人不仅都是工科博士出身,更是经验丰富的博物馆专家,但不同的是,作为单霁翔的继任者,王旭东的起点更高,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而他的举措与故宫的变化也必将受到社会与公众的持续关注。(因版面原因本文乃节选)

(摘自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

【适用话题】责任感;坚守岗位;数字化发展

链接:单霁翔如何面对领导视察

故宫收藏了各种奇珍异宝,比如巨大的印章,大到一个人都抬不动。据说,这是乾隆皇帝在自己85岁退位时用和田玉刻的。但是,因为太大,搬运不方便,所以很少示人,连院长自己都没见过。有一天,领导来故宫视察,工作人员把这方印搬出来了。院长很好奇,怎么把这方印拿出来了?工作人员说:这方印印壳坏了,你跟领导汇报一下吧。于是,馆长就如实汇报了一下:因为地下库房是80年代建造的,只能设定一个温度和湿度,因此为了保护那些娇贵的字画,就先委屈其他类型的文物了,这印章就是其中之一。领导一下子就读出了院长的言外之意:“那改善这个保管条件需要多少钱啊?”院长脱口而出“4个亿”。鉴于文物众多,领导很快批准了。后来单霁翔总结如何面对领导视察:“越是重要的领导,越要给他看最不好的地方,这样,领导的责任心油然而生,就会给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