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五四百年,巴黎和会上那“半个”中国外交家

作者:未知

作文君

美国学者唐德刚先生认为,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是一个,李鸿章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西方的工具书这样介绍他:“顾维钧,国际联盟(联合国前身)和联合国的缔造者之一。”顾维钧的“半个”外交家的称号,与1919年他在巴黎和会上的表现分不开。在和会中为中国竭力斡旋的顾维钧,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拒绝签字,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不容争辩的主权,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五四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在一百周年之际,让我们走近那个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的中国外交家——顾维钧。

01从小立志外交,他是风头最劲的哥伦比亚学生

(1)从小立志外交

顾维钧从小聪颖过人,4岁时入私塾读书,12岁跟着父亲到上海读书,不久便考入南京市育才中学。他生在鸦片战争后,看到过很多中外不平等的状况,也因此从小就有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中国积弱状况的理想。一次,少年顾维钧经过外白渡桥,看见一个英国人坐着黄包车,急着要去看跑马。拉车上桥本来就累得很,他还用鞭子抽打车夫。顾维钧很愤怒,于是斥责这个英国人说:“Are you a gentleman?”(你还算是个绅士吗?)后来,顾维钧在回忆录中提到这段往事,并说:“我从小就受到这些影响,感到一定要收回租界,取消不平等条约。”1905年,16岁的顾维钧剪辫易服,远渡重洋,考入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

【适用话题】努力;理想;立志

(2)提前读完大学却不愿毕业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史册中最杰出的人物,不是胡适,不是徐志摩,不是冯友兰、马寅初、潘光旦、金岳霖,而是顾维钧。不同于其他留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的只顾读书不关心时事,顾维钧一到哥大,就如鱼得水,很快成了学生中最活跃的一员,参加学生辩论队,而且成了哥大多个社团和协会的成员。他读书十分刻苦,可是读得太快,只用三年就读完了毕业所需的一百二十四个学分。哥大注册处发来通知,他可以提前一年毕业,可他却几乎急哭了。他说,他太喜欢这里的校园和学习环境,离不开这儿的老师、同学,不愿意放弃自己承担的《观察者》日报的编辑工作。注册主任都傻了,最终帮助顾维钧用迟交毕业费的办法延迟毕业,这在哥大建校近三百年历史上,可能是个绝无仅有的例子。顾维钧本科、硕士、博士皆就读哥大,他是个真正的“哥伦比亚人”。

【适用话题】关心时事;积极;爱母校

(3)读书还是救国

据顾维钧回忆,对他一生和事业影响最大的是他的业师穆尔教授。穆尔教授非常器重这个中国学生,而且一直关心中国问题。他教导学生说,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使用知识。他常常告诫学生:“第一,你们不必把自己的脑子用在记事实、日期、人名和地点上,重要的是要学会到哪里去找这些资料。第二,要学会推理。哪怕你有满满一屋子的国际法藏书,也无法包罗大千世界的需要,重要的是要善于推理。”周末,穆尔先生常常约顾维钧参加他的家庭茶会,希望他能多接触各类社会人士。

顾维钧学业优异,深受学校和社会器重。1912年春,他正在忙着写博士论文,袁世凯却要聘他做总统府秘书。少年气盛的顾维钧断然拒绝,他的决定却没得到穆尔先生一如既往的赞许。难道自己错了?顾维钧嗫嚅着说:“我想,工作的事,应该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再考虑。”

穆尔教授臉色严肃,正视着顾维钧:“你想过没有,你为什么要得到博士学位?难道不是为了准备担任公职,更好地为你的国家服务吗?”后来几经敦促,顾维钧接受了政府的聘请。为了让顾维钧无后顾之忧地回国服务、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发挥作用,穆尔教授还和几位教授网开一面,允许顾维钧提前口试。

【适用话题】读书;救国;选择;服务国家

02抵死救国的外交家

(1)“二十一条”谈判中的顾维钧

顾维钧于1912年4月返国,任国务院和总统府秘书。四个月后兼任外交部秘书,不久升任外交部顾问。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于10月底11月初战胜德国,控制了青岛。1915年1月,刚由东京回任的日本公使要求特别会见时任总统袁世凯,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即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并要袁世凯答应保守秘密,这对中国犹如晴天霹雳,政府内部立即陷入紧张状态。谈判定然十分艰巨,结果如何要看中国能获得讲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的多大支持,顾维钧被定为代表之一。但日本要进行秘密谈判,会英语的顾维钧被排斥于中国代表团之外。

顾维钧认为有必要让华盛顿了解“二十一条”的内容,也应告知伦敦,尽力争取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支持。每次外交部开完会,顾维钧在当天下午或第二天便去见美国公使丙恩施和英国公使朱尔典。秘密越来越公开,日本谈判代表对中国政府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企图迅速签订条约,结束谈判。

5月7日,日本公使递交最后通牒,限定中国48小时内签订条约。在如何起草回文接受条款的问题上,关于《二十一条》中的第五号,顾维钧明确指出中国不能接受。代表团中讲日文的施履本却建议改为“容后再议”,东京可能更容易接受。顾维钧认为没有必要,否则中国就太软弱、太妥协了,而且给日本将来重新提出此问题提供借口。1915年5月25日,中日双方签订《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这无疑是当时最重要的外交事件之一。然而对中国来说,问题并没有结束。在巴黎和会和1921年2月华盛顿会议上,这个问题再次成为外交争端。

【适用话题】明辨是非;尽己所能;退而求其次

(2)奔赴巴黎参加和会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人们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顾维钧的妻子唐宝玥(国务总理唐绍仪之女)不幸染病去世,顾维钧心情沉痛,但巴黎和会即将召开,作为当时中国少有的几个通晓国际法的外交家,他被派遣为中国谈判代表。1918年深冬,顾维钧只得奔赴巴黎,这一年,他31岁。

在奔赴巴黎的途中,顾维钧曾经列过一张单子,包括七个问题:一、《二十一条》和山东问题;二、归还租借地;三、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四、归还在华各地租界;五、撤走外国驻军;六、取消外国在华设立的邮电机构;七、恢复中国关税自主。他和代表团成员分头准备,并立即投入了对新世界组织规则和国联问题的研究中。

但刚到巴黎,代表团就遭到了第一个打击——和会席位问题。各个国家被划分为三等,一等的五个大国英美法意日可以有5席,其他一些国家3席,一些新成立、新独立的国家2席,中国被划为最末一等,只能有两个席位,列强并没有将中国当作真正的大国。

【适用话题】舍家为国;弱国与强国

(3)“弱国外交”上的一点亮光

战败后德国将退出山东,日本却先发制人,率先在五个大国的“十人会”上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应直接由日本继承。中国在“十人会”上的论辩,关系至大。1919年1月27日,大会突然通知中国代表下午与会作陈述,当时已是中午,代表团没料到机会来得如此之快。由于需要时间准备针对日方的声明,中国只得请“十人会”第二天听取声明。

1月28日,顾维钧作为发言人,阐述中国政府的观点。他没用讲稿,谈了半个多小时。其间,顾维钧问道:“西方出了圣人,他叫耶稣,基督教相信耶稣被钉死在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成为世界闻名的古城。而在东方也出了一个圣人,他叫孔子,连日本人也奉他为东方的圣人。牧野先生你说对吗?”牧野不得不承认:“是的。”顾维钧微笑道:“既然牧野先生也承认孔子是东方的圣人,那么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也就是东方的圣地。因此,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顾维钧慷慨陈词,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巴黎和会的三巨头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听完顾维钧掷地有声的声明,纷纷走上前握住他的手,称他为中国的“青年外交家”。中国舆论界也一直对于和会表示密切关注。在以后的若干天内,代表团收到许多贺电,人们称这次论辩是中国外交的杰作。

【适用话题】身先士卒;据理力争;人格魅力

(4)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为了自己的利益,几个大国最终决定牺牲中国的合法权益。4月30日,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四巨头组成的“四人会”对山东问题做出最后裁决,决定在对德和约中将山东问题从中国问题中单独列出,即《凡尔赛和约》第一百五十六至一百五十八款,批准由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所有特权。至此,中国在山东问题上的交涉完全失败,而顾维钧等代表在巴黎和会上艰苦卓绝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5月2日,时任北洋政府外交委员会事务主任林长民在《晨报》上刊文《外交警报敬告国民》,正式宣布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5月3日晚7点,北京各校的学生代表们便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了全体学生大会,介绍了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失败的经过,最后振臂疾呼,号召同学们起来抗争。大家一致决定第二天即5月4日全体上街游行示威。

面对外交现实,各位代表心灰意冷,只有顧维钧独自担当起了为中国做最后努力的职责。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中国的正当要求均被一再拒绝。保留签字不允,附在约后不允,约外声明又不允,只能无条件接受,如此情况下,顾维钧深感退无可退,只有拒签以表明中国的立场。

1919年6月28日,当巴黎和会签约仪式在凡尔赛宫举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为中国全权代表准备的两个座位上竟空无一人。显然,中国人用这种无奈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这一下,震动了巴黎,震动了西方,也震动了整个世界!这是中国近代自有外交史以来最重大的事件。

【适用话题】为国牺牲;职责;坚持

03即使是他的敌手也认为他是最伟大的爱国者

在巴黎和会期间,他在痛斥日本侵略者发言时就曾经博得了他的敌手、日本公使西园寺的崇敬。这位中国人的死敌竟然被初出茅庐的中国代表顾维钧的渊博、雄辩、风采和正义的力量折服了。在顾维钧发言完毕后,这位日本方面的最高代表几乎是违反了国际惯例,从对面迎过来和他握手,向他尊贵的敌人表示了敬意!

此后,顾维钧又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国的代表,参与了联合国的策划、筹建和组织工作。他亲自参与撰写并修改了《联合国宪章》等重要文献,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团长,他代表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确立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个文人,顾维钧的一生洁身自好,他痛恨政治却躲不开政治,当北伐军开始北征,张作霖成立军阀政府试图挽留顾维钧做总理的时候,他冒死拒绝了。他斩钉截铁地说:“我认为,我留在政府首脑职位的唯一理由,是保证根据宪法使国家事务有秩序地进行。而在现在的情况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顾维钧用整个生命为祖国、为人民呼号转徙,他一生做过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也做过许多让人钦佩的小事。比如在抗日战争中,他动员长子加入空军飞虎队,支持女儿伦敦大学毕业后学习X光技术,飞回祖国参加战地救护。

顾维钧此后历任国际法院法官、副院长,他的一生,正像哥大出版社出版的《民国中华人物传记大辞典》所言的:“即使是他的敌人,也承认他是一个不可动摇忠于祖国和民族的伟大的爱国者。”

【适用话题】尊重;荣誉;有所为有所不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