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作者:李杭媛

题目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是苏轼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感慨人生如寄的无常;有人说,这是叹息人事聚散的偶然;有人说,这是看透人世沉浮、不计得失的豁达:还有人说,即使人生充满偶然也不应放弃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请你根据自己对苏轼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少于700字。

题目解析

我们常说“千古文章意为高”,可见文章立意的重要性。高三议论文的技巧训练到了一定程度,学生看似有了些许“基本套路”,储备了不少“百变素材”,然而还是难以突破一类文的瓶颈。归根结底,还是视野不够开阔、思考不够深、境界不够高。

故日,提升说理的思维能力固然与逻辑思维培养休戚相关,也与一个人的思想认知乃至知识储备、人生阅历、价值观有关。而立意境界的提升,必然需要以一定的阅读积淀及人生阅历做底。从近年高考作文强调传统文化的趋势,尤其从今年“文化自信”的热点看,激活、盘活传统文化资源,打通先秦诸子乃至明清散文、小说的文化脉络,从中国传统精神中汲取养料,助力高考议论文的立意境界提升,可谓是一条康庄大道。

这道作文题由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名句引发关于生命哲理的思考,与2007年北京卷高考作文“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命题形式类似。不同的是,本题四个“有人说”,前两个提示了话题的背景情境:人生的变幻无常与人事的聚散偶然:后两个提供了面对这种生命状态时的两种观点态度:豁达看开或是执着探寻。换言之,这个命题其实是探讨天命与人事的关系:应该如何对待人生中不可把控的命运。

学生至少有两个论述角度、三种立意方法。可以从命运变幻的得失沉浮入手,可以从聚散离合的偶然难测展开。可以选择一种观点,加以阐释论证;也可以组合观点,形成思辨关系;还可以在深化观点的基础上,开辟自己的新解。但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求学生既要对苏诗“雪泥鸿爪”的生命现象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更要有一定的哲学思悟。此二者皆离不开对相关古今文化的积淀与思考。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适用素材

《论语·宪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日:“奚白?”子路日:“白孔氏。”日:“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个故事反映出孔子人生哲学中的重要一点: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为了自己的信仰,即便命途多舛、阻碍重重,也要奋不顾身地追寻。

运用示例

苏轼在《留侯论》中有言:“世间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以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人生中总有意外发生,只有心怀梦想勇敢追求的人,才能视这些意外为无物,不被其所扰,一心一意追逐心中理想,坚定前行。昔日孔子曾受困于方寸之国,须得乞讨才能熬过时日。此受困是绝无预料的偶然,但因孔子心中怀有传播仁礼儒学的远大志向,面对这一无常,仍与子路面不改色探讨学问。虽人生无常,但若心怀梦想,则可继续前行,以求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实现。如今根深蒂固于我们心中的仁礼之观,就是孔子生命意义实现的最好证明。——杨 易[北大附中高三]

适用素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运用示例

《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是对平常心的最好解读。人们因相聚而产生的欢愉,可能源于很多方面,或许是因为收获一拍即合的知己,抑或是对方将给你带来足够的利益。人们常把前者称为君子之交,而将后者贬为小人谋利。但在我看来,若因离别而叹息,那么无论君子还是小人,都不过是难以面对欢愉远去悲伤到来的平常人。在面临离别时,除了叹息,显然有更好的选择。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诚挚的祝福掩盖了内心的悲伤,以强大的心盛下所有的喜怒,只送上微笑祝福。——穆丽彤[北大附中高三]

适用素材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十九个月大时,她便因病失去視力和听力。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坚持不懈地奋斗。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

运用示例

自古希腊以来的数千年里,曾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命题: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会活成某种特定的样子。换句话说,人生有固定的意义与方向。然而,正如苏轼历经沉浮,发觉人世“难计东西”一般,饱经战火、痛苦不堪的人们开始不再相信那看上去光辉而神圣的“人的本质”了。哲学家们经历了消极、怀疑,最终从这极度悲观的条件中得出一个十分乐观的结论:人,应该定义自己的意义。每个人的人生,都应有独特的意义和方向。官场失意却仍壮怀不已的杜甫,他的方向,是利国利民,治出太平天下;丧失视力和听力却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海伦·凯勒,她的方向,是从事自己所爱的文学,激励他人;创业失败再度白手起家的乔布斯,他的方向,是锐意创新,改变世界。人可以富裕或贫穷、伟大或渺小,只要他所面对的,是自己选择的前进方向。——李唐[北大附中高三]

适用素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运用示例

正如苏子在渔舟上唱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个体的视角看,生命是短暂多变的,然而从整个人类乃至全宇宙看,生命又是生生不息的。因此,从更加长远的生命价值看,一个人的生与死算不得什么,关键在于他能否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所以古人有“三不朽”观,说的是用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穿透生命的限度,在无穷的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永恒的生命价值。——李杭媛[北大附中]

标杆作文

抚摸着偶遇的鸿印前行

文/徐雅薇[北大附中高三]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蜩与学鸠偶遇泥地上气势磅礴的指印,陷入了沉思:这是怎样的一只大鸟,怎么会留下这样的脚印?

此中真意,二虫又如何能知?然而,面对苏轼偶然留下的这句诗义,有人说这是人生如寄的无常,有人说这是叹息人生散聚的偶然……无数的讨论与争执,和苏轼这位已然超越了生死的旷达之人偶然间留下的文字在一起,正好似那蜩与学鸠,执着于盯着指印本身的纹路、诗词表面的情感,此小知也。既然偶遇了伟人的痕迹,倒不如抚摸着偶遇的鸿印,沿着它向前,领悟大鸿之所思,追寻大鸿之所向。

于是我说,泥上指爪是追寻真理的先贤们在奔走途中无意留下的痕迹,它们是能够指引我们前进的精神灯塔。我们在这样偶然的慈悲中领悟到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事物,自己的观点、思想、为人都在对这些偶然的痕迹的细致而充满敬意的抚摸中得到升华,这岂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这样的泥上指爪,在现实中最直观的映射便是那些不灭的经典。它们在时间的长河中得以幸存是一种偶然,我们与它们的相识相知也是一种偶然,抓住这样的偶然,阅读它们、抚摸它们,我们便可以收获精神上的成长,进而前行。

《老人与海》是被戏称“打猎时间超过写作”的海明威用八周时间完成的,这个脚印急切而不耐烦,潜在船坞的盐碱上,而我与它的相遇是一场名为“应试”的偶然。抚摸这个脚印,我虽看不到海明威本人是以什么样的身姿立在大自然中,但我可以从桑迪亚哥的坚毅和乐观中读到一种永远不能被打败的精神——我想海明威本人在猎枪与弹药中质问自己生命的意义时,这份精神是长久地伴随着他的。

《浮士德》是歌德六十年人生历程的脚印拼出的一幅宏图,而我与它的相遇实属书店里擦肩而过的偶然。我对这位作家所知甚少,但抚摸留在他的脚印中的“要将全人类的未来扛在自己肩上”的思想,我明白了一个人如何去处理、去限制、去完善甚至去升华自己的欲望。在我不知道为何读书时,我看到了为人类共同繁荣而奋斗的目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先人在对人生的探索中留下的足印是我们向他们看齐、向他们学习的良好契机。也许我们会感叹永远无法一睹鸿鹄之貌,永远无法与大鹏比翼齐飞,但至少我们可以沉淀一颗心,去抚摸这些偶然留下的足印,体味那些高深的思想,学习,领悟,最终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追求之路上。相信,亦有后人抚摸着这昔日小雏的足印,探寻自己的生命。

教师点评

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在立意和选材上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视角要巧,视点要高,视野要宽。

先说说本文的视角。作者并没有从材料所给的四个“有人说”的提示语中选择一到两个作为观点立意成篇,而是另辟蹊径,从远去的飞鸿和它留下的“鸿爪”类比联想,探寻思考,角度独特新颖,视角不可谓不巧。

再说说本文的视点。一句“蜩与学鸠偶遇泥地上气势磅礴的指印,陷入了沉思”,之后由泥地上的“鸿爪”联想到那些历史伟人在人生的探寻过程中留下的精神遗产;至于那些对留下“鸿爪”的原委进行种种猜想的推测者们,只不过是“小知”的蜩与学鸠。与其猜测推敲泥地上鸿爪的偶然,不如“抚摸着偶遇的鸿印前行”,而最现实、最直观的“鸿爪”莫如名著经典。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思考“雪泥鸿爪”寓意,视点不可谓不高。

最后说说本文的视野。将泥地上的“鸿爪”直观地映射为不灭的经典,我想应该是考生受制于篇幅和时间限制的无奈之举,因而视野受限也是可以理解和谅解的。如果在文章的本论部分除了《老人与海》和《浮士德》之外还能列举更多伟大人物的伟大作品,则可以体现出其阅读积累的丰厚;或者在结尾段落由“不灭的经典”延伸到历史伟人留下的崇高精神品德,那将使读者看出作者更宽广的思维视野。由此看出,文章的视野尚欠宽广。(张 明)

既悟无常,不弃探寻

文/刘卓然[北大附中高三]

泥上偶然留下鸿雁的指爪之印,但鸿雁早已高飞而去,无问西东。人生有太多的偶然,亦有太多的必然,它们只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无法阻挡人类追寻生命价值之旅。正所谓既悟无常,不弃探寻。

人生必然無常。人以个体形式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这由人性冲突、制衡而成的社会,因人性而多变。同时,我们亦无法掌控自然,自然变幻莫测,天灾时常光临。除此之外,人还要面对那下古同悲的局限,那便是生命的有限性。以外在的人类社会、自然的复杂与内在的人类寿命的有限作为基础的人生必然无常。但这并不是说让我们持悲观态度:既然终点都是死亡,那么存在的意义何在?相反,生命的有限与无常使人生的每一刻更加珍贵,它激起人类对外在事物、对生命意义探索的欲望。不然,若拥有无限并且安稳的人生,何必拼搏奋斗?

领悟了人生无常之理,又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我想魏晋义人已给了我们答案。

“观其时义,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对建安义人来说,他们目睹了人们为追求私欲而带来的淋漓的鲜血,看到了尊崇几百年的儒家伦理分崩离析,经历了夺走无数百姓生命的洪涝、旱灾、战争。然而他们并没有沉湎于痛苦,而是以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姿态,支撑起时代的天地。统一天下的大志、安抚民生的责任就是他们寻到的生命的意义。

而“竹林七贤”面对战乱的时代、不予人尊严的朝廷、坎坷起伏的人生,寻得了另一种姿态。抛却外在功名与礼教的束缚,他们回归自然,回归人性,寄情山水,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他们依偎在自然的怀抱中,发现人性、顺从人性而赞颂生命,留下了《广陵散》的绝唱、山水玄言诗的恣肆,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

无论是向外寻求兴国安邦的改变之可能,还是向内退守宁静致远的安身立命之源泉,在乱世中感悟人生无常的人们没有放弃生命,而是以不同的姿态拥抱生命。或是对这个世界保持留恋、热爱,以一己之力试图改变,或是对内心的自由寻寻觅觅,顺从本心来探寻生命的意义,实际上都是对生命与人的价值的尊重。

其实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一刻也未离开人类这个群体。人类对历史的不断研究,甚至当下人们关注于时间规划、提高效率等行为,都是领悟人生无常但不弃探寻生命意义的表现。正如史铁生所言:“活着不是为了写作,写作是为了活着。”人生的外在环境——世界,有无尽的知识、道理可供我们探索。同样,人内在的生命意義亦是可以探索终生的论题。“既悟无常,不弃探寻”的理念,正是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对生命价值的尊重,这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的原因。

那么,领悟“既悟无常,不弃探寻”之理的你我,请以乐观泰然的姿态面对人生的无常,带着好奇与尊重永远走在探寻人生意义的道路上,正所谓“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教师点评

本文逻辑井然,切入口巧妙。从“无常”乃人生常态、生命有限乃万古同悲论起,先肯定其必然之前提,再强调两种不同的应对态度。文章将重点放置于对建安文人和“竹林七贤”两类人的分析上,论述面对“无常”人生的两种选择。论述节制隐忍,对两种选择孰优孰劣未做评点,而是论述其共性特征:无论是改变世界,还是退守内心,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在于对世界的探索、对生命的尊重。显然,小作者认为两种人生态度都有可取之处,关键在于保持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娴熟调度与运用历史典故、文学作品、名家名言,体现了作者的学养积淀。(李杭媛)

人生如逆旅

文/毛张羽[北大附中高三]

纵观人类历史,不难看到能够展现其辉煌的种种证据——像是复兴古代文学艺术的画家、义人,誓死保卫山河抵御外敌入侵的战士,一统天下的帝王,等等。然而对当代的大部分人来说,这些人的伟大成就只是书本中的一段文字,其成就的分量也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而减轻,甚至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将被世界遗忘……伟人如此,我们这些凡人又如何呢?

这样的思考自古有之:人世间的沉浮是一种不可违背的规律,对世界这一亘古不变的存在来说,人类只是过客。这样一想,似乎我们的人生就像不断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显得毫无意义。诚然,在自顾白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中,人类留下的足迹无法实现永恒;偌大的宇宙中,人类的存在也像荒漠里的一粒沙般无足轻重。对人类自己而言,意义却不一样。

在天空飞翔的鸿雁,不会计较它留在地上的一个爪印,不论这爪印是否终会消失——因为眼前只有“飞行”一事才是它的目的,它也因能在天空展翅而感到充实。对人而言,有意义的也不是在遥远的将来仍能保留自己存在过的证据,而是当前的所思、所为。

人生如逆旅,吾辈皆行人。旅人不会在一处地方永久停留,身为世界的“外乡人”,单个人的行为可能无法对世界构成什么意义重大的影响,但反过来想,身为旅人,旅行本身便是意义。诞生于世,便开始了这段旅程:停留于世的过程中,人们经历了亲情、友情、爱情,了解到花的芬芳、阳光的温暖,也见到战争、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在这段旅程中,人们听到之前的旅人流传下来的故事,也选择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留给后人,或者埋藏心底静候死亡来临。

生命的意义也许还需我们不断寻找,生命活动本身的意义却清晰明了。也许有人会说,《逍遥游》中的大鹏虽能飞上九万里高空,却仍必须借助大风才能起飞,大鹏没能证明白己有超乎自然规律的能力,岂不可悲?但是大鹏未必会在意,它的目的是徙于南冥,仅此而已。人在生命活动中,也未必一定要在意自己正在做的事是否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意义”,因为当他清楚并确定自己要做的事后,“意义”就不再是他的目的。

农人锄地,不是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能够使用锄头,而是要收获粮食;工人筑房,不是为了把砖块堆砌出花样,而是要使人能够在屋中居住。人作为世界的旅人,能够笑着回顾自己的一生,笑过哭过、爱过恨过,足矣,又何必拘泥于途中留下的脚印?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找到了一个较为新颖而独特的立意视角,在众多呼吁追寻生命价值的文章中让人眼前一亮。开篇即大胆反问,抓住了雁过无痕、雪化无印的诗句意象,作者联想追问,就算留下丰功伟业、著书立说,终有一天文明的遗骸会变为陈迹,人类不过瞬息巨变的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这样的论调读来未免太过消沉,然而作者笔锋一转,进而反思人存在的意义不尽在于留下些什么,生命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说,无论是留于后世,还是埋藏心底,每一段经历本身即是生命的意义,立意得到升华。全文巧用“喻论”,在形象譬喻与抽象说理间找到平衡,观点大有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哲学观的影子。(李杭媛)

但求吾心安定

文/李洁睿[北大附中高三]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此言,大概道尽了人生如寄的无常和人事聚散的苍凉。然而,若只是悲歌叹惋,将此诗作为哀戚之词,整日长吁短叹,岂不负了东坡居士一片苦心?我以为,即使人生如寄、人事无常,我们也仍当不断探索自身价值,方可在回首那雁过留痕的红泥时傲然一笑。

或有人道:既然世事无常,何不随波逐流一生?诚然,这并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然而,无向而飞的鸿雁大抵只能流于平庸,甚至在寒冬将至时,连南飞的路都找不到,白白丢了性命。而若是一只已汁东西的鸿雁,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方向,不断地充实自己、壮大自己,南飞又归来,或许便已成了那一群新聚起的鸿雁中的领头雁,不畏惧离散使自己孤苦无依。在无常世事中不断探寻自己的价值,不被变化障了双眼,才能在变化的洪流中扎下根来,任凭世事变迁而自己总可顽强生存。雁如此,人亦然。在实现自我价值时,个人的技能必定不断提高,为自己扎下安身立命之根。

在流变中探寻自身价值不仅是生存需要,更是个人心安之本。若是专注于自身价值的实现,世事无常又何妨?不过是身处环境变化,心中安定却始终未变。如果说东坡“鸿飞那复计东西”仍有哀戚之意,那么我相信他在道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时必当已不惧世事流变,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已在心中扎根,唯此方可道出如此旷达之语。“乌台诗案”又如何?我自当作诗吟词,造福一方百姓,人生逆旅,不过尔尔。在他几百年后的朱载士古亦是如此。任你是无视我的皇家血统,或是许我万千富贵,我只愿潜心数学、醉心文字,周遭是顺是逆又何妨?可以说,扎根于追寻自身价值的人为自己树立起了信仰的标杆,那便是白我。这种信仰再可靠不过,只要自己一息尚存,则信仰之火不灭,自然可以笑对人生如寄、人事无常的苍凉。

在流变中当如何?我答但求吾心安定。那么应如何达到?我答追寻白身价值,白成信仰,理想不灭,吾心安定。

教师点评

文章采用驳论法引出观点。文章批驳了悲叹无奈和随波逐流的两种人生态度,从而引出:面对变化的洪流,要寻找自我安身立命的价值之根,方能求得生存。继而进一步论述自我价值的确立不仅为求生存,更为心安。通过苏东坡的例子呈现“自我”的信仰体系:或为家国,或为学术,只要有生的信念与价值,自能在流变中立于不变之安定。文章文气充沛,思路清晰。末段若能将“自我价值”之内涵说明点透,由个人价值谈及家国担当,则情怀境界能更上一层楼。(李杭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