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

作者:王羽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各人

你和我各人拿各人的杯子

各人喝各人的茶

我们微笑相互

点头很高雅

我们很讲卫生

各人说各人的事情

各人数各人的手指

各人发表意见

各人带走意见

最后

我们各人走各人的路

题目解析

生活很难成为诗,但诗是生活的凝练。

这是一首当代诗歌的节选,作者采用近乎平淡的白描,呈现的却是这个世界冷酷又真实的图像。

诗歌第一段,“微笑”“点头”“高雅”“讲卫生”都是表象。表象的背后呢?“各人拿各人的杯子,各人喝各人的茶”,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冰冷的微笑、冰冷的内心。

诗歌第二段,“说各人的事情”“数各人的手指”“各人发表意见”,这种距离与隔阂更加明显了。“各人走各人的路”就是最终的结局。

因此,“各人”是本则材料的关键词,我们在审题立意时要从整体考虑诗人创作的本意,围绕“各人”写出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隔膜,并对此进行批判,呼唤社会温情。你可以批判隔膜使人们变成“各人”,不仅是路人、敌人成为“各人”,连熟人、友人甚至亲人也都成了“各人”。在冷漠的现代文明中,人们已经罕有同类亲情,更多的则是客人、各人。你可以指出冷漠的一種表现形式是忽视,对他人的忽视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事实上,现代为数不少的人已经习惯于对别人的苦难无动于衷。但批判不是最终目的,批判是为了唤醒人群,是为了呼吁全社会人与人之间温情的回归。因为人最终生活在人群里,只有在人群里感觉温暖,各人才能感到幸福。

此外,你可以写入与生俱来的孤独性,但一定要与材料中透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距离感进行辨析,辩证解读个体的孤独性与群体的疏离冷漠感之间的关系。

这则材料的立意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深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需要深度思考,探究其原因:个人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历史的原因等。

二是广度。个人的问题会影响社会,社会的问题也会影响个人。我们应立足个人的角度考量社会,立足社会的角度审视个人。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适用素材如今地铁、公交车里的乘客,几乎个个都低头看着屏幕,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手机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

运用示例

有一天终于在地铁上抬起头,我愕然了。晚上十点多的地铁站乘客不算多,各个车厢门口的人行为几乎不约而同:在警示铃的吼叫下将视线从屏幕挪开,匆忙迈进一个缓缓张开的铁嘴里,寻找一个两边无人的位置坐下来,同时解开了屏幕锁……满眼望去只是向手机“低声下气”的众人,我置身其间,讶然、惶恐。

手机果真成了现代人的思考工具了吗?果真将所有人推向千里之外了吗?囿于各自的“黑镜”中海饮着各自无味的“茶”,这种自我封闭带来的静默,果真高雅吗?指尖划过的屏幕背后永远是冰冷的,它无法培养出一个热心于社会的人,一个抬头聆听世界的人,一个林语堂笔下管人家“闲事”的人。——宋方方[苏州中学高三]

适用素材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故乡》

运用示例

“各人拿各人的杯子,各人喝各人的茶”,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封闭。

这种封闭不等同于孤独。孤独是那只深海中只能发出二十赫兹频率的鲸,它仔细聆听、仔细寻求共鸣或是回应,而最终不得。但封闭则是从一开始便封闭了自己的耳朵,一味喋喋不休,最后我们满载着聒噪的空气,做那会说话的“聋子”。

我们似乎并不会体察,而只是一味诉说。就像《故乡》里那个细脚伶仃的圆规,无视迅哥儿的要求与难处,念叨着“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在麻木中过着自己辛苦恣睢的生活。封闭甚至使我们缺乏人性的温度,缺乏人性的温暖。——刘彤[苏州中学高三]

适用素材

余光中在收到故人寄赠的宜兴茶壶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就这么举起空空的小壶,隔一道海峡只如隔几。”

运用示例

余光中说“隔一道海峡只如隔几”,表明人虽远在千里之外,心却在一起。然而,现实中很多时候恰恰相反。

对面坐的人笑着,优雅地抿一口咖啡,时不时点点头,倾听完你的诉苦后开始自顾自地说着自己的事。当她表达完后,世界寂静了,你没话说,她也没话讲了,也没有讲的必要了。于是你们各自结完账后转身离开,依旧是熟悉的“再见”、熟悉的背影,却总觉得哪里不一样。在这个强调个性与独立的时代,这是最寻常的镜头。人们着力批判“乌合之众”的弊端,却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心之间的咫尺距离变成了天涯之隔。人与人之间缺少了那一抹“温情”:“温”是恰到好处焐热一颗心的度,是深植于华夏血脉中为天下抱不平的“侠气”;“情”是宗白华奉为生命美学的同情,融入客体的生命体验中去体察、感知。理性认识自我和别人的关系,才能辩证看待现代社会的“各人”现象。——叶峥[苏州中学高三]

标杆作文

缀星成河

文/严子豪[苏州中学高三]

随着《南渡北归》的风靡华夏,随着各家“先生”“大师”著作的相继付梓,民国学者的风流形象构成今人对学者的美好印象。民国,是群英荟萃的时代,是华夏群星闪耀时。

“民国热”当然是由诸位大师引发的,但背后更寄寓着人们对那个学术自由、平等交流的环境的肯定。蔡元培以一面“兼容并包”的大旗撑起一座最高学府;陈寅恪昂然喊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树立了学人典范;胡适于讲桌前一次次发惊世之论,得到的是“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的肯定。这一切无不彰显:思想繁荣建立于每一个个体各有所思、各有所谈的基础上。而要使个人自由有序行使,便要遵循相互尊重的契约。一方面人人都要践行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把手伸向他人的茶杯,溅伤他人的心灵。

当然,寻求个人空间并不意味着出世与脱离,而要求诸人于群体中有所行动、有所投入。一次方案确定会议,若在座都是一言不发之人,并不比一言独断好到哪里。网络上当然要减少粗暴恶意的言论,但也不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人都做“沉默的大多数”。

当欧洲各国相互开放边界,诚然缺失了部分传统主权,却因壁垒打破而更显自由。这种更高意义上的白由正是于来往交流、平等互利中取得。而当英国执意“脱欧”,也就失去了那份因融入而享有的权利。说到底,各人走各人的路不是渐行渐远趋向疏离,而是相互勉励着前进。一如西南联大三校在战火中选择团结一致,在硝烟中创造了奇迹。

以赛亚·伯林将自由分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消极自由争取的是不让别人妨碍我的自由,是免于做什么的自由,积极自由则以做自己主人为要旨。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能做的便是尊重他人的消极自由,珍惜行使自己的积极自由。回顾民国学人,皆在尊重他人的思想外,让自己焕发独有的光芒。我们要做的,亦是在与各人保持相对独立之下,将自己铸造成器,为集体做出贡献。

毕竟,人类文化的图景不是毫无秩序的混沌,不是孑然的几道光亮,而是由群星缀成的星河。

教师点评

作者机智聪颖,在“个体各有所思、各有所谈的基础上”阐释学者之于社会的关系,从而得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能做的便是尊重他人的消极自由,珍惜行使自己的积极自由”这一深刻见解,见识不凡。形象化说理贯穿全文,将个体比喻为“星”,群体喻为“星河”,有助于“个体之于群体独立但不疏离”这一抽象道理的阐释,亮点突出,值得称赞。(王羽)

涟漪之轮

文/顾涵舟[苏州中学高三]

曾经,艺术家们是最孤独的一群。

与普通大众不同,他们坚持自己独特的思想,白说白话,拒绝接纳。同一事物通过不同艺术家的眼,在书画诗作中沾染上不同的色调,有了不同的意义。一番激烈的交谈后,他们又回到自己的世界,关上门,各做各的理想之梦。

他们各自的世界固然是轻盈而自由的,然而,也正因负担的缺失,人人将自我与社会剥离,导致艺术家们陷入深深的孤独,无法自拔。

他们得不到理解,找不到共鸣带来的温暖。正如千余年前,当王维的《雪中芭蕉》公之于世时,艺术界哗然。此画竟将芭蕉与雪置于一图,其他孤魂纷纷跃起反对。当时世人认为他是“误画了芭蕉”,更有甚者将此批评为“不知寒暑,荒诞无稽”。艺术界充满批判的喧哗,人们为了心中那点独特而孤立的世界,口诛笔伐,将矛头指向他人。他们忘了,艺术的存在本是为了人与人情感的貫通、心灵的共识,当人们结束了真诚的思想沟通时,艺术的发展便会丧失重心,停滞不前。当艺术家们沿着违背艺术的方向走去时,他们所追求的那份个人世界的自由早已失去了意义。

时间推动朵朵涟漪扩散,在多年后终又融合。人们渐渐摒弃了以自身框架评定他人的做法,打开心胸,试着以摩诘的眼光重观此画。他们悟得,伟大的心灵往往能突破樊笼,把大雪消融,让芭蕉破土而出,使得造化的循环也能有所改变,这正是抒情,正是表意,正是艺术创作最可贵的地方。这是摩诘的创造性思想,也是艺术界久被埋没于黄沙中的遗珠。“诗者,妙观逸想之所寓也,岂可限以绳墨哉”,涟漪间的距离逐渐缩小,融为《冷斋夜话》中的领悟之语。

于是,艺术家们从摩诘之意中延伸出自我的姿态,在一片互通的池水中延伸出独特的波纹,造就了“乱里世界”的独特生命美学。

此时,艺术家们依旧保有自我,但他们的内心已不再封闭,他们以敞开的姿态时刻感受着群体带来的温暖。

敞开内心方能发觉独特灵魂,与世互通才能成就个体意义。一波波思想之涟漪终将走上激发、扩散、融合、共生的永恒轮回。

教师点评

一篇好的作文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有独特之处:思维力、个性化阅读、表达、论证结构。本篇难能可贵之处是将素材统一于艺术领域,个性化阅读以及理性精神尤为突出。且作者并非止于对材料中“各人疏离”之批判,而是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与做法:“敞开内心方能发觉独特灵魂,与世互通才能成就个体意义。”实属不易。(王羽)

化远为近

文/陈贝佳[苏州中学高三]

从前我很怕参加同学聚会,如今这抗拒的心理减了几分,细想缘由,却并不叫人欣慰。

我虽不似林妹妹一般多愁悲观,于极盛时想到极衰,却也知道生命中聚散离合的规律。匆匆一面,萍水相逢,能遇到相伴走一程的知已是生命之福,在此之外的芸芸擦肩者,我们是无法挽留,也无须挽留的。同学聚会这事,在我看来,若见不到从前惺惺相惜的挚友或是启迪一生的师长,那大可不必像特意遵循着遗忘曲线似的,每隔一段时间再把疏远者认一遍。因此,每回聚会于我来说都像“尴尬人难免尴尬事”——早是各奔了前程的一群人,围成一桌,反复咀嚼那些加了滤镜的回忆。如是,则更令我感到时光的残忍。

可近来这尴尬似渐渐消失了。上一次的聚会中,各人问过好,点过菜,各人拿起各人的手机,网桌周围显出宁静与专注的氛围。没有人再试图提起褪色的记忆,提起过去的幼稚与笨拙,我如蒙大赦。回家,各人的朋友圈里是同一张餐桌同一群人,好像我们向来都是那般齐心。

我迷惑了:这样的距离,算是近,还是远呢?

顾城在诗中写道:“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现代人之间的距离,是否可以描述为“你看我时很远,看手机时很近”?四目相对时,我们需要从眼神中读出对方的喜怒哀乐,小心翼翼地保持两人间微妙的关系。人性那么复杂,似乎心灵的驿站无法企及!于是乎拿起手机,阅读一条条有趣的信息、一个个简单直白的观点,彼此都省些力气,岂不美哉?

心灵之远,有所体悟便能更进一步;手机之近,却是对人与人之间默契沟通的失望,是对人性之美的彻底背弃。

我忽而感到自己有了忍受“尴尬”的能力。如若有人因意思无法传达而在我面前手足无措、面红耳赤,我会感到被重视。纵使有“各人走各人的路”的那一天,但这样的经历难道不值得被珍视?难道热烈的感情,不正在这搜肠刮肚的思索、欲言又止的顾虑之间?哈姆雷特的延宕让他一再与亲密之人进行着无言的心灵对话,人物之间貌似疏远隔离,却无不绽放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我们正处于一个最孤独的时代,并不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表达真情,而是由于省略了蕴含于“传情”中对人的重视。唯有放下手机,重归心灵,才可化远为近。

教师点评

本文最突出的亮点是去模式化,不囿于一般议论文的创作思路,实为难得。作者深刻体会社会现实,素材接地气,语言诙谐中有深意,圆和自然,是一篇呈现方式独特、思想与灵气兼具的性灵之作。(王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