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泉东 尹辉 马辉

题目

请以“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题目解读

本题貌似简单实则复杂。“推”这个简单的动作含义却颇为丰富,可以是推倒、推开、推进,也可以是推卸、推翻、推脱,还可以是推导、推断、推想……但写文章时,必须以“推”为核心,不能以“推”所组的词语为行文核心,否则是喧宾夺主,偏离题意。“倒”“开”“进”“卸”“翻”“脱”“导”“断”“想”……这些词可能是“推”的效果、作用,也可能是“推”的目的、方向,但它們的意思只能隐含在文章中,不能成为关键词鲜明地贯穿全文。学生作文时要掌握好这一显一隐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本题不限文体,如果选择写记叙文,那么“推”这个动作要鲜明生动,要有一个对“推”的细节描写,并以此贯穿全篇,其内在含义要明确而丰富。如果选择写议论文,文章切忌面面俱到,观点要鲜明集中,要以精当而典型的事例来阐释道理,要在说理的力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以“推动”为例,可以思考论述是什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既可以谈像爱因斯坦等“第一流人物”的意义,也可以反向思考像雷闯这样的小人物的价值,还可以从个人角度思考自己“被推着的人生”。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适用素材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其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爱因斯坦

运用示例

爱因斯坦曾谈到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这点,我们并不否定,但平凡人也可以推动时代进步。尽管力量很小,但只要去做,尽力而为,就一定会有效果、有意义。作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雷闯大学毕业后,依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对乙肝“解禁”的规定,提出了办理健康证的申请。经过诸多波折,他拿到了浙江省乃至全国第一张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食品行业的健康证。雷闯把这一天称为“值得纪念的日子”。他说:“只要你去做,肯定都会有效果的。这个时代,你不要以为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一考生[北京景山学校高一]

弯上他两条臂膊,手掌向外,像蝎子的两个钳一样,一路推过去,不管被推的人是跌在泥塘或火坑里。——鲁迅《推》

运用示例

“推”是一个动作,可以是鲁迅笔下的“弯上他两条臂膊,手掌向外,像蝎子的两个钳一样,一路推过去”,这种“推”的行为过于自我了,但“路”无疑会好走些。于我而言,“推”更是一种力量,推开繁杂,推开荆棘,让路畅通。——一考生[北京景山学校高一]

标杆作文

文/王苁蓉[北京景山学校高一]

北京的初冬格外寒冷,巷道两旁不知名的树木早巳在寒潮中掉光了叶子,在一阵阵袭来的风中呻吟着。在这样的天气里,学校门口却格外热闹。“快点儿,别磨蹭,这可是开学第一天,都快迟到了!”她一面催促我,一面焦急地将我向校门里推,厚实的大手牢牢地抵住我的肩,阻止我向后退。我誓死抵抗,扒住铁栅栏不肯松手。她急了,脸上的皱纹因为着急、气愤而堆在一起,看上去有些可笑。最终铁栅栏关上了,我进了学校,不情愿地走上台阶,然后转过身来,看到她臃肿的身体被铁栅栏切分成了难以拼凑的几部分,连同那张焦急担忧的脸,变得模糊不清。那时的记忆已不甚清晰,可那双厚实有力的手掌、那推我时从肩膀处传来的温暖却成了这模糊不清的记忆中最鲜活的部分。

她很喜欢推我。

一次重要的考试,她将我送到考场。那是一个冬日,风吹得比平日大了许多,将考场外叽叽喳喳的人声都吹散了不少。我俩在大门前站定,她将带着些汗渍的水壶塞到我手里,一遍遍叮嘱我不要紧张。我一一应了,可她看上去比我还局促不安。一阵风吹来,她前额黑白参半的发丝被卷起来,扰乱了她的视线。可她并没有将它别回耳后,而是伸出手拢了拢我的围中,然后用那双厚实的大手轻轻推我:“好了,快进去吧,可千万别迟到了。”我向前迈出两步,又突然停下,回头望向她。她穿着红马甲的臃肿的身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格外醒目,人群纷乱,我俩却在拥挤的人群中找到了对方的眼睛。她看起来担忧、无助而茫然。我快步走回去,她着急地将我向前推:“回来干吗,再不进去就来不及啦!”我被她推进了大门。那手推在我身上,竟只能到腰的部位了。那残留下来的来自她手掌的丝丝温暖并没有随着她推力的消失而消失,反而钻进了我心里。大门关了,将她臃肿的红色身影隔在外面。

她真的很喜欢推我。

最近两年,她因腿脚不便回到了哈尔滨老家。我总是找机会回去看望她。因为走不了远路,她无法送我去火车站。于是每当我在家中与她告别时,她总是扶在门框上,看着我提着行李向外走。当我再次回头与她道别时,她用那布满皱纹的、粗糙却温暖的脸颊贴了贴我的脸,又伸出那双我再熟悉不过的厚实的手掌抵住我的腰背,轻轻向外推我。她推得很矛盾,仿佛又想挽留我似的,并没有立刻松手,而是一直将手抵在我身后。最后,她还是轻轻推开了我:“快去吧,别误了车。”电梯门开了,我走进去,望向她,她还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倚在门框上,像尊雕塑似的一动不动,认真地凝视着我,好像要将我的样子印在脑中似的。电梯门关了,将她担忧牵挂的脸隔在门外。

最近,她腿脚越发不好,甚至需要轮椅了。我回老家后最愿意做的事就是推着轮椅,陪她在小区里逛一逛,看一看景色。轮椅有些沉,对我来说却是甜蜜的负担。她为了我的成长,曾一次次将我推向各个地方;我也愿意推她到任何一个她想去的地方,无论是蜿蜒的羊肠小道,还是平坦的柏油马路。

我喜欢推她。

时光总是匆忙,世事总是变迁,冬去春来,不变的是那双温暖的大手和那推我的力量。曾经,她仿佛不知疲倦地将我推向不同的地方;现在,换我来推她。我愿意一直推着她,不知疲倦地走下去。

教师点评

关于“推”,本文描写了四个场景,以此表现在“我”的成长历程中,“她”给予的帮助、勉励和疼爱,以及“我”对“她”的爱。四个场景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天开学时,“她”推着胆怯的“我”进校门,这“推”是推动,给予“我”勇气;重要考试时,“她”推着犹疑的“我”勇敢向前,这“推”是推进,是对“我”的催促;离开家乡时,“她”推着不舍的“我”出门,这“推”中有长辈对晚辈的深深留恋,也有深厚的祝福和勉励;最后,“我”推起年老的“她”,推着“她”的轮椅散步,至此,“推”的含义中又多了晚辈对长辈的感念和关爱。文章细节描写真切感人,“推”的意蕴丰富、深远,全文平中见奇,耐人寻味。(尹辉)

文/李德光[北京景山学校高一]

“人生是自己走出来的。”

这是我从小到大听过千万次的励志箴言。这句话其实一点儿没错,但每当我在漫漫长路上驻足,回首审视过往的时光,我仿佛能从那一个个看似沉着坚定的脚印中看到一抹令我无力、令我惶恐的神秘微笑,它属于一种更高的意志。

从我在母亲的身体里开始孕育,我的生活就被放置在一条既定的轨道上。出生、学话、上幼儿园、学钢琴、学游泳、上小学、学羽毛球、学吉他、上初中、中考……一切都按部就班,并且似乎出于我的意愿,我可以选择一种乐器、选择一项运动。可谁规定人生来就非要有一项特长不可?我白以为随心所欲地做出的每一个选择、落下的每一个脚步,背后都有一种神秘力量的推动。那或许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或许是读书升学乃至“小孩子必须要有特长才行”的社会准则和风尚,或许是突然找上门来的缘分和命运。

我们总是被推着向前走的。

如果说这是因为我们是凡人,那么让我们盘点一下古往今来的那些逍遥之人吧。苏东坡算是其中的典范,侣鱼虾而友麇鹿,徜徉于清风明月之间。然而,他的一生又何尝不是被一路推着走过来的?他无法反抗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在妻子亡故后也只得“不思量,白难忘”,愁于“无处话凄凉”,而自己最终也在北归途中驾鹤西去,空留后人在赤壁吟咏着:“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同样,他也无法违抗科考入仕的社会准则,无法阻挡数次飞来横祸般的降职被贬,白诩逍遥于天地的他也不得不在命运的推力下默默承受。

不仅是苏东坡,纵使是逍遥界的泰山北斗老庄也不曾逃离那强大的推力,不曾真正主宰自己的一切。这或许是社会人普遍难以回避的问题,我不禁疑惑,命运的不白由是否意味着精神也无法逃脱桎梏?

隔着千年的漫漫风尘,历史微笑着告诉我:不是的。苏东坡虽从未逃离世事纷争的中心,外界施加于他身上的推力虽远大于常人,他却不苟同于宦海沉浮的禄蠹们的鼠目寸光、习非成是,而用自己的眼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世界,在无边的宇宙中放飞自己的精神,获得永恒的真自由。我们的生活无可避免地被推搡着向前,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精神也可以轻易地被推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那沉默的大多数依然如同千年前的人一样,经历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绑架,被推动、被利用而不白知,人们在一场群体无意识的狂欢里沉醉于推动与被推动的暴力美学中。鲁迅笔下的铁屋子依然存在,里面关着熟睡的人,被惊醒后,他们在神秘的大手下相互推搡着向前,骚动的人口中大声疾呼着,天地没有应答。

醒着的人最痛苦,睡着的人最幸福,装睡的人白作聪明。

写到这里,我放下笔,闭上眼,一条路在我眼前慢慢展开。我凝望着过去的十六年中我深深烙印在大地上的一串脚印,它们深嵌在土地之中,承蒙神秘推力的引导,整齐地刻印在道路的中央,没有丝毫的偏离。还有一个我,飘浮在天上,自由地飞翔,目光所及之处不仅有道路的尽头,还有云朵、远山、大海、草原和夜晚的星河。那个我轻盈得像个精灵,但那或许恰恰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它给人最大的痛苦,也给人永恒的欢乐。

教师点评

本文谈“推”,围绕“我们总是被推着向前走的”来立论。起笔设身处地地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取材,否定“人生是自己走出来的”的励志箴言。之后通过援引苏轼的例子,把对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进而得出“我们的生活无可避免地被推搡着向前,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精神也可以轻易地被推动”这样的结论,不仅语言顺畅、逻辑严谨,更以见地不凡胜出。结尾再次回望文章开头提及的被命运推搡着向前的芸芸众生,以对“我”的想象收结全文。文章不仅以“理”胜,也以“情”胜。(马辉)

文/金启涵[北京景山学校高一]

我站在五米跳台上,瑟瑟发抖。豆大的汗珠沿着我瘦弱的身躯滚了下来,落了下去,无声地滴到跳台上,仿佛在嘲笑我的胆小懦弱。是的!我害怕、恐惧,不敢像前几位“小英雄”一样勇敢地跳下去。五米高的跳台,在我眼里好像一个无底的深渊。我双腿打着颤,一点点往后退着,想要逃离这个深渊。一厘米,又一厘米……眼看就快成功了,突然,一只粗糙的大手按住了我的后背,把我轻轻地向前一推。我双脚一滑,失去了重心,头朝下掉了下去。扑通——

这是我的第一次跳水,或者说是“被跳水”。这一次我摔得很惨,如遭受了酷刑般的痛侵袭了全身。但身体的痛并不是最厉害的,内心的痛更让我难以忍受,好像逃兵被当场抓住时的愧疚感带来的心痛,残留了很久很久……

因为我是唯一一个被推下去的。

几年间,教练没有换,我也还是“吊车尾”。只不过每次我站在跳台上犹豫不决时,他再也没推过我,而是站在老远向我大吼:“你!要不然跳下去,要不然滚出去!”“小英雄”们坐在岸边指着我大笑,发出英雄对失败者的嘲讽。我站在跳台边,不敢跳下去,更不敢后退。吼声和嘲笑声像一堵墙一样挡在了我的身后。我一旦向后退一步,它就把我向前推一下。最后,我慢慢地滑了下去,任凭身体转动、下坠、入水,伴随着巨大的水花和笑聲,以及那撕心裂肺的痛。

后来,我一个人站在十米跳台上。这次,没有人推我。我站在那里,全身不再颤抖。烦琐的动作在脑海里放映着,一遍又一遍。我深呼吸,再深呼吸,随后双腿发力,跳……我一跃而下。虽然称不上完美,看起来也不是很顺畅,但我的心里有了一丝丝小欢喜。因为,我终于不用被人推了,或者说,是我把我自己推了下去。

现在,我长大了,却再也没站到过跳台上,但我坚信那个曾经的“深渊”已经被我战胜了。无论何时何地再登上跳台,我都有决心自己推自己一把,然后一跃而下……

其实,我们都是被“推”大的孩子。小时候,我们傻傻的、笨笨的,遇到困难就想着退缩,于是被家长推、老师推、朋友推、教练推……我们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这都只是开始。直到我们勇于面对眼前的困境,放手一搏,白己推自己一把,我相信,这才是成长真正的意义!

教师点评

文章描写了被推者的恐惧和被推之后的羞耻感,而这羞耻感本身又变成了逃避的强大阻力,进而变成自己“推”自己的内在动力,文章也由表现“人推己”变为“己推己”,完成了主题的升华。写记叙文能够符合生活的真实又具备哲理,合情合理,不矫情,不粉饰,就是成功的。(泉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