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者?忽视者?

作者:谭荣生

题目

生活中,我们自以为是某个事件的关注者,其实,我们往往不明就里,只凑了个热闹,没过多久就忘记了,成为事件的忽视者。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作文材料提出了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秉承上海卷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既强调思辨性,又兼顾学生的生活实际。

解读这道题,首先要界定一个概念,抓住两对关系。材料中,“事件”这个概念的定义应当是:在一定的人群中产生一定影响的社会事件,应当是关乎普遍认知、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关的事件。而两对关系,即“关注者”和“忽视者”、“自以为”和“其实”,它们应当是对立统一的。“关注”是表面上的,是“始”:“忽视”是本质上的,是“终”。“自以为”是表象,“其实”是本质。

之后,我们要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社会原因:如今是信息时代,每天有海量信息被推送到读者面前,信息传播速度过快过频,信息呈碎片化的趋势,很多时候民众获取的信息可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看到的不是事件的真相,而是媒体想让我们看到的事件“真相”。个人原因: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每天为生计奔波,自顾不暇,更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事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惠子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同样,民众不是事件当事人,没有切身的经历,怎能深切感受到当事人的心境呢?

公众面对事件时,或者以旁观者的姿态进行不痛不痒的评论,或者主观情绪肆意释放,甚至演化成一场网络口水战,看似有同情与关注,实则一如鲁迅小说《药》中的“看客”心理与“围观”状态。其中也有可能是人对外界事件的猎奇心态:或者是民众受到时代洪流的裹挟,以热点事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是一种追逐时代潮流、追逐社会热点话题的“凑热闹”心态。

原因分析完毕,我们再来谈谈此类现象对社会的危害。人们对事件看似关注实则忽视,探究事件真相的欲望降低,出现了病态心理,如“佛系文化”“丧文化”以及加缪所言的“局外人”现象等。没有人对涉及公共利益和社会弊病的事件真正追问,个人将丧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着时间流逝,甚至社会的价值体系可能就此崩塌。

就此,我们需要怎样的价值判断?我想应该是“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同理心与真情实感;应该是公平、正义、善良、真诚,努力追求真相,不入云亦云,不跟风盲从;应该形成“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断是非,后说利害”的评论氛围。

如何做到真正的关注?建立起真相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在他人的事件中拷问自我的良知,进行自我审视,由此连接起人与社会的同情的纽带。

当然,并非所有事件都必须关注,“值得关注”是条件。如果说理者不盲从,那么他会在“明白就里”“不凑热闹”“持续关注”之外,补充这样的思考:真正的关注,“态度”之外还要发声,还要行动。要有这样的思维进阶,我们还需共同努力。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适用素材

霍金去世后,不仅各大媒体及时报道,很多人在朋友圈、日常交流中也屡屡提及。

运用示例

人们假关注真忽视的背后还有一种“消费”心理。霍金去世,所有社会平台全是哀悼。人们真的如此关注他吗?并非如此,而是这种关注可以成为“提高”个体修养素质的利器。“消费”热点事件以完善、提升个人形象成了人们惯用的手段。而消费过后,事件本身如何根本无足轻重,科学理论、文学作品都不再重要,人们始终是个忽视者,忽视了精华,徒有脆弱的表象,——一考生

适用素材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局外人》

运用示例

我们的社会,从来不缺唯唯诺诺的响应者,从来不缺事件中基数庞大的分母。我們缺的,是在众人狂欢时能冷静思考的人,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是在黑暗中发光发亮的人。这些人,真正投入了事件,为它奔走效劳,为众人拨开迷雾,让自己从关注者变为铭记者。若不想让自己沦为忽视者,我们就不能想当然地接受,而要思考自己的力量能带来什么改变。否则,我们会连表面上的关注都丢失殆尽,变成加缪在《局外人》中说的那样:“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如此的冷漠,想必不是我们所愿。——一考生

适用素材

1904年,在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已经拥有巨大声望的施韦泽读到了一篇有关非洲大陆急需医疗援助的文章,之后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放弃现有的成就,重新进入医学院学习。1913年,他和妻子来到西非加蓬,开始为非洲人民奉献他的爱心。他被称为“非洲之子”,于1965年在加蓬去世。

运用示例

或许,我们不需要激昂的呐喊,不需要媒体的推销,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颗默默却持久的关注之心。“喧哗者不真诚”,《白鲸》中如是说。来源于真诚与人性共振的关注,才能货真价实,随着时间变得有力.而不是溃散。西方哲学大师施韦泽在喝咖啡时看到非洲人民的贫苦生活,当即决定放下现有的事业,花费几年时间学习医学,最后与妻子前往非洲,在救世济民中度过了后半生。也是在此之后,非洲的民生逐渐进入主流社会的视野。“热闹处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这世上许多伟大之事都是默默发生的,当下的我们,是否也该拒绝光靠热度果敢,拒绝苦难消费,走出“看过”“忘记”的怪圈,将关注的保质期加长?——一考生

标杆作文

关注之伪

文/一考生

每每有震惊社会的事件发生,总能见到言必称天下国家道德伦理的“关注者”,然而遗忘也很快到来,这些人永远能快速、灵活地转战下一个阵地,将先前的热血抛于脑后。他们是旁观者,不是关注者;关注者不会遗忘,旁观者才会忽视。有时,我们也是旁观者的一员。

虚假的关注,不是“了解、参与、评判事件”,而是“旁观、指摘事件的参与者”。没有参与“关注”,永远只能停留在事件的观众席上。只有用心思考,用历史与社会的标尺去丈量,才能算得上“参与”,算得上“关注”。

自以为关注,是一种典型的“刻奇”心理。好比昆德拉笔下托马斯的儿子,当整个社会风起云涌,他也义愤填膺,投身于轰轰烈烈的运动,甚至质问托马斯为什么不加入。关注成了高人一等的荣誉,不关注便成了一种原罪,这种心理总是伴随事件产生,只是换了许多名字存在着,道德绑架、思想高地,诸如此类。

可以想见,这样的关注并非关注事件,而只是关注“关注”本身,“事件”这一客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我身份的认同。这些白认为“关注者”的人只需要眺望远处的激浪,并不需要走近,真实地成为其中的一朵浪花。这是关注之伪,一切在其眼中不过是麻痹自己的兴奋剂。所以,他们必然只是忽视者。

然而,这世界是一体的,一切事件之下都有暗流涌动。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都与我、与我们有关。如果只是事件的忽视者,那么便难以拥有历史与世界的眼光,即便有朝一日成为关注者,也难以拥有博大的胸襟。因为不曾有过关注的阅历,所以不会有关注的智慧。这是王国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于词话之外的意义。

然而关注亦需热血流淌于心。否则,在阅遍天下事之后,难免不陷于麻木,成为新时代“佛系”的代言人。这同样是关注之伪,带着洞悉的眼光宣传悲观,以消极之心又怎能为积极代言?要避免关注之伪,必要有人文主义的理性,带着博爱理智思考,方能成为真正的关注者而非忽视者,让思潮不再短命。

言语间,又忆起销声匿迹的“红黄蓝”事件,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教师点评

第一段用较诙谐犀利的语言概括了社会现象,指明旁观者和关注者的区别,且文中有“我”。第二段用“不是……而是……”界定“虚假关注”的内涵。第三段揭示虚假关注的实质是“刻奇”,并指出它的其他包装形式。第四段进一步揭示“刻奇”的本质是寻求自我身份的认同,这样的关注之伪是麻痹自己的兴奋剂。第五段更推进一步,指出虚伪关注的后果。第六段进入方法论层面,探讨如何避免“伪关注”。最后,用热点事件结尾.简洁又有韵味。

文章思路清晰,层层深入,有情怀,有感悟,有逻辑,语言流畅老练。(谭荣生)

明辨、坚守与厚德

文/一考生

为了迎合融入某个群体,或炫耀自己的博大情怀,每每新闻一出现,许多人便开始了他们的“表演”:他们佯装热衷,“热心”发声,一片哗然。而当热度一过,他们又如“树倒猢狲散”般,再不提及曾经的“挥斥方遒”。此为普象,却非善象。而作为普通民众,我们该做的,应是明辨事件真相,坚持自我,情系家国。

善于分辨,明眼明心。我们要分清某个事件的关注价值。极爱晁补之的一句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初读虽无大意,细品却别有内蕴。我们分辨事件,便如辨“香”。花边新闻、明星八卦、球星丑闻……便是不值得太过关注的事件,如果只关注这类事件,便会、出现“娱乐至死”的现象。而正因其无甚内涵,热度一过被人忽视是必然。而如“墨子号”的发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贸易战”……就是值得关注的事件,其价值以“热度”为衡量标准本身就有些不妥,之后被人忽略的现象更令人叹息。我们该关注的是入骨的“真香”,而非仅在蕊在萼的“虚香”。

保持真我,抛弃迎合。对于在蕊在萼的“虚香”,对于无价值内涵,仅为博眼球、赚流量的娱乐新闻,我们该适度浏览,切忌为迎合融入某“圈”而做跳梁小丑。娱乐是信息化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正如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说:“虽也饮酒,但不沉湎;虽也满足欲望,但适可而止。”人需娱乐,可一旦娱乐成瘾,便是“在娱乐中沉沦”。个人如此,则毁自身;社会如此,则风气扭曲,糟粕横行。故我们要做的,是在欲望面前抛却迎合,保持真我,成为林清玄笔下“滔滔人世里,不受人惑的人”。

厚德载物,情系家园。对于入骨之“香”,对于国事天下事,我们该怀着一颗富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赤子之心,关注而不忽视。在电影《嘉年华》播出后,反性侵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但仍逃不过“猢狲散”的结局。唯剩少部分人仍在奔波努力,为构建更为安稳和谐的社会献计献力,令人钦佩,也令人为“猢狲”之散而唏嘘。美国《时代周刊》曾将封面交付于五位坚持行走于反性侵道路的女性,其媒体价值导向值得借鉴与深思。而2018年“微博热搜”被叫停整改一事,也足见政府对引导公民日常关注的重视。而身为家国中的一员,我们也该做到“厚德载物”,关注时事,情系家园,牢记初心,成为国事天下事的持续关注者。

明辨“真香”与“虚香”,保持真我,情系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自我,勇立潮头,行义家国,让该冷的事件冷,该热的事件热。

教师点评

文章开头便联系材料中的社会现象,表明了作者态度,提出论点。主体分为三个层次论述。第一层强调要明确哪些事件值得关注,此处引用了晁补之的话,且成为全文的写作之纲,纲举目张,紧凑;第二层提出了在娱乐面前要“保持真我,抛弃迎合”的观点,但是对事件的关注并非仅仅是满足个人欲望,所以用薄伽丘的名言也有些牵强;第三层提出对国事天下事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文章开始有高度,并且以例证论述何为真正的关注,不錯。

全文结构清晰,论述有条理,在考场作文中容易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获得高分。但是忽略了关键词“忽视”,没有深入剖析“忽视”背后的原因,文章在理性思考方面有欠缺。(谭荣生)

莫做“忽略者”

文/一考生

有人说,生活中我们自以为是某个事件的关注者,但我们往往不明就里,只凑了个热闹,没过多久就忘记了,成为事件的忽视者。

此言不虚。每当某个热点事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剩余的步骤似已是可预知的:舆情发酵,而后爆发,相关人士做出回应,或许中间有些许反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归风平浪静。在这一过程中,关注者们大多数都转化为忽视者。譬如近段时间发生的一连串热点事件:“红黄蓝”事件、江歌案、高校性侵、研究生自杀、鸿茅药酒虚假广告……有多少事件至今尚未解决?又有多少事件,我们已失去了关注的兴趣!

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个人层面来说,一是“从众心理”。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论述,人们爱模仿甚于推理。人们很容易追随已有的、人数众多的观点,尤其是权威者的论点。其二是碎片化、浅薄化的思维模式。对于与己无关的事件,人们往往不愿深究,这亦可展示为自私。碎片、松散的思维体系使我们往往意识不到事件的真正意义,无法触及“深渊之中的心脏”。

而个人因素无疑受社会因素影响甚深。网络时代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了解得更广泛,从中东战火到西欧动荡,从火星探测到明星出轨……无比广阔的信息洪流将世界的关联度联结到前所未有的层次;然而,过载的信息量又使我们难以对具体事件进行深入挖掘,这又不同于主观的“不愿”,而是客观的“难以”。

这一现象带来的坏处是,需严肃对待的话题往往被浅薄化,被消解为媒体、公众与既得利益者的一次集体狂欢。真相被掩盖,正义被涂改,公理趋于无形……一切都淹没在利益的冰水里。亟须帮助的人在呼喊,却已被淹没在逐渐退却的狂热浪潮之中……众多的忽视者中,有谁能关注到最后,又有谁能改变这样的痛苦?

好在,这样的痛苦并非不可消除。青年们,从“俱往矣”的现实之中醒来!从“纠缠着活人的头脑的梦魇”之中醒来!独立认知、深入思考、辩证看待,唯有陈寅恪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方是我们手中的武器;唯客观、冷静、独立思考,才是人格独立之正道。与此同时,存于胸中的赤子热血亦不可废弃。对于真理、正义、热忱的向往、追求,应支撑我们走过艰难的道路。

那么,我们的做法应是什么?保持关注,理性分析,持续探究,永不遗忘。

舆情,尤其在话语去中心化的、私人话语权崛起的今天,尤为关键。“微博治国”或许不完全是一句笑谈。关键的一点是,马克思式的批判精神应被内化,个体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渺小,但我们绝不容被操纵。对于人类的苦难、公理、正义,我们不应做忽视者,只因先生有言:“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教师点评

本篇作文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开篇引述材料。第二段对材料具象化,以社会热点的普遍走向来解释“关注者”转化为“忽视者”的过程;点名式地罗列热点新闻足以在读者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进而一个追问、一句肯定,暗藏的犀利让我们无言以对。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分析成因,并形成一种逻辑联系。个人层面从心理和思维模式两个角度切入;社会层面分析信息时代这把双刃剑,承接个人层面的主观“不愿”,表明客观“难以”,分析冷静精准。第五段谈此种现象的危害,能感受到其語言的张力。“真相被掩盖,正义被涂改,公理趋于无形”铿锵有力;两句“又有谁”的追问掷地有声;“浅薄化”“消解”“公众”“亟须”等书面用语让文字呈现出严肃性,“利益的冰水”“淹没在逐渐退却的狂热浪潮之中”等形象化的表达则让读者感同身受。第六段谈解决办法,不谈具体措施,只谈“大义”。或许有些读者觉得此段内容空洞,我并不这么认为。在分析成因时作者强调过“主观不愿,客观难以”,所以解决办法并不涉及时代因素,以“独立认知”紧扣“从众心理”,以“深入思考、辩证看待”紧扣“碎片化、浅薄化的思维模式”,以“赤子热血”紧扣“自私”,前后呼应,有条不紊。多个感叹句的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按捺不住的激情。这份激情并不与理性相悖,相反,激情中仍保有理性认知,理性下亦不缺激情四射,这是难能可贵的。第七段自问自答,简洁有力地再次强调我们有所作为才是出路。第八段再次体现了作者对于“舆情”的深入思考。“微博治国”的背后需要我们高举正义、理性、批判的旗帜,成为真正的“关注者”。以鲁迅先生的话收束全文,非常有感染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正是这篇作文的精义所在。(谭荣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