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自己

作者:柳叶

题目

人们常常发现,别人眼中的自己与自己眼中的自己并不一致。对这一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现象类作文命题是近年来上海高考作文题的主要类型。这一类型作文题的特点是尽可能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尽量不加入命题者的价值判断或情感导向,给学生提供开放的写作空间。

本作文题所提及的现象是学生所熟悉的,同时也是青少年关注自我、认知自我的重要内容。当我们发现别人眼中的自己与自己眼中的自己并不一致时,就需要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认知的差异。如果认为别人对自己的认知不够准确,可能的原因有:别人接受的信息是错误的或是不完整的;别人因为和自己价值观不同而造成了主观判断:自己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别人仍用旧眼光看待自己。相反,如果认为自我认知是片面的、主观的,则可能是因为自我认知很容易受到他人和外界环境的干扰;容易带有理想色彩,美化自己的言行,当然也可能恰好相反,追求完美,对自己过于苛责。

是否关注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否能对原因有深入分析,是可以相对直接地区分学生思维能力高下的。在学生明确原因之后,才会进一步思考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认识到别人对自己不客观的认识对自己的影响。只有真正思考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写出一篇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适用素材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

运用示例

自己了解自己所有的经历,而他人只是看到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自然如同井底之蛙,认知便“拘于虚也”“笃于时也”。——张知行[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三]

适用素材

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日:“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训俭示康》

运用示例

张文节任宰相时,由于担心自己及家人由奢入俭难,而人生无常,于是奉行节俭之道,生活如同以前。但其他人不理解他的行为,甚至有了“公孙布被之讥”。可見,由于其他人只关注了行为的结果,加上自己的主观臆断,很容易造成对一个人认知的错误。——金箫笙[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三]

标杆作文

人眼中的人

文/陈杰伟[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三]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个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不一致,自然也不可避免。人眼中的自己,并非那个真实的自己,他本身已是一个全新的人了。

客观上所掌握的信息差异,会造成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不一致。明朝时,刘瑾等宦官窃取朝政,残虐天下,刘建愤然弃官,而李东阳被强留辅政。刘建由此认为李东阳是个胆小懦弱之人。但李东阳不这么看,他认为自己是个忍辱负重的人。李东阳认为除掉宦官刘瑾不可操之过急,需一点点谋划,因此他委曲求全,在政治上更多采取忍让态度。正是因为他调停于其间,才使朝政不致败坏,后来才顺利除掉刘瑾。由此可见,客观上掌握信息的多寡,会影响对人的评价。

但莎士比亚对哈姆雷特的描写是固定的,为什么一千个人眼中还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水平、阅历、立场等不同,因此会在大脑中加工出不同的哈姆雷特。同样,一个人眼中的自己,不过是加工后的自己,这些“自己”其实都不是那个客观存在的自己。

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并不一致,归根结底是因为立场和价值观的不同。对一个人认识的形成,是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纳、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哥伦布眼中的自己是发现了新大陆,为西班牙开拓领土的大航海家和功臣。而土著人眼中的哥伦布不过是从远方来征服他们的殖民者。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西班牙开始了殖民征服,这是客观事实。哥伦布眼中的自己和土著人眼中的哥伦布很难说哪个更接近真实的哥伦布,但人眼中的哥伦布已经不再是那个客观存在的哥伦布了。而这些不同的哥伦布的形象又会影响我们对真实的哥伦布的认识。

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不一致并不可怕,因为从别人眼中的自己,我们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最终找到自己前进、提升的方向。

教师点评

本文最大的优点是思路清晰。从开篇谈到客观上信息的差异导致对一个人认知不同,再到即便是信息一致,而当人的价值观不同时,仍然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这两个原因层层深入,条理清楚,体现了作者良好的思维逻辑。除此之外,哥伦布的事例分析也能够较好地论证观点,使文章具有说服力。(柳叶)

自我认知的矛盾与统一

文/孙芷荣[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三]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常令我们感到意外,因为我们会从他人那里得到与自我认知相差甚远的评价。实际上,这种现象并不少见,甚至很普遍,别人眼中的自己与我们眼中的自己往往并不一致。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论是来自他人还是来自自身的个人评价,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单独的、割裂的,不是仅着眼于一人,而是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这就导致认知依据的复杂性。

人在形成认知的过程中一般依赖两个方面:自身立场与外部反馈。由于前者具有主观性强的特点,后者作为客观现象又难以被完全把握,从而出现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知差异。

从每个人的自我认知来看,它起初产生于他人的评价。当我们处于懵懂的孩童时期,毫无疑问,当时的自我认知是不完善的,甚至还未有“自我”这一概念的萌芽。父母、老师、同学有意无意间向我们传达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的信息,这些信息不断累积,初步的自我观念由此形成。

但对于自我的认知不单单来源于外部反馈,更受主观因素影响。一方面我们受到社会道德的影响,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情绪思想进行控制,使其不外化,因而有一部分的自我是不为人知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容易被理想中的自己的假象所蒙蔽,或受消极情绪影响,导致自我认知的主观与片面。

从他人的视角来看,一个人的形象是由他表现出来的行为以及评价者本身共同决定的。庄子在《秋水》中提出“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人亦然。个人眼光是有局限性的,因此,对同一个人的行为,不同的人由于认知所限,会有不同的评价。且由于评价者的立场不同,也会导致对他人行为的解读不同。

别人眼中的自己与自己眼中的自己,二者必然存在差异。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又形成了微妙的和谐统一。他人的认知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出来,对个人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自我认知又通过行为外化来反作用于他人的认知与评价。也正是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作用机制,人们才能够不断完善自我认知,成为更理想的自己。

因此,对自我认知和他人评价的差异无须感到奇怪,也无须害怕。我们应该正视它,并且将这一矛盾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由是,何忧令名不彰邪?

教师点评

本文的最大亮点在于对人的自我认知是如何形成的进行了思考,认为是外界评价形成了一个人对自己最初的认知,而在其成长过程中,认知又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自我认知的主观与片面。作者对这一认识的论述清楚且深入,令文章增色不少。(柳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