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救人被索要医师证”背后的真问题

作者:未知

3月19日,一篇《高铁救人被乘务员索要医师资格证》的报道,引起了公众质疑,对高铁及乘务员的责备此起彼伏。有人认为见义勇为不同于医疗执业,无需提供证件;有人为医生Ⅱ乌不平,感叹救人竟然被担责,列车员此举会“涼了医生们的心”,今后列车上再有呼救,还有医生敢站出来吗?高铁部门迫于舆论做出“对突发状况考虑不周、处置方式欠妥”的道歉,但是在一些人看来,道歉修复不了已裂痕蔓延的信任感。从“扶不扶”到现在的“救不救”的犹豫不决,已让人与人之间距离拉长,让好人加重了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成本。

但有的网友则表示理解,认为需要就出示,没有携带就说明原因,“既然敢做就敢于承担责任”。也有人认为难以指责高铁乘务员操作流程有什么大的过错。实际上,高铁乘务员并不是有意针对医生,而是依据铁道部、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于2003年印发的《旅客列车急救药箱管理办法》的相关指引行事。

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血管外科专家张强撰文说道:昨天我们全体医生在忙了一天的手术后,就这件事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上海的朱筱吟医生和北京的杜听医生讲述了各自的救人经历,非常相似:被要求记录经过,证明自己的身份,留下手机号码,周围人和乘务员在拍视频。张强认为:乘务员有必要、也有义务了解施救者是否专业医生,医生也有必要和义务记录施救的过程和留下联系方式。如实记录患者的现场临床表现、到底由何人实施了何种急救措施,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信息,或许能够帮助后续医院接手的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张强说:“以善意的眼光看待世界,也许结局非常不同。”因此,这次高铁救人事件中,无论是伸出援手的陈医生,还是履行手续的乘务员,都值得赞赏。他强调,别让一起救人的好事,变成一场跨行业的群体讨伐。

经过多方查证获知,在高铁上救人的陈医生为柳州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一名技术骨干。陈医生的一名同事告诉记者,她平时就是一个很热情的人。陈医生说,当时列车员的态度很好,只是按照流程在处置,事后这名列车员还特地短信和电话联系她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

那么,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呢?

(资料来源:《钱江晚报》《齐鲁晚报》、红网、搜狐健康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