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问句,扮靓文章

作者:郭青松

疑问句,有一般疑问句,有疑而问;有设问、反问句,无疑而问,如能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巧妙运用一般疑问句,问而不答,可以把读者带入作者设定的情境,引发读者的思考,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如能巧妙运用无疑而问的设问、反问,可以强化语气,突出内容,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说服力。一个一个的问句,不仅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成为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推动思考逐步走向深入,达到作文标准中的“深刻”的要求。请看下面选段的批注。《学问和智慧》(节选)批注

罗家伦

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表示有学问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难道学问不等于智慧吗?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在中国便可称为“两脚书橱”或“冬烘先生”。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反问句,更有说服的力度。改成陈述句,语气就淡了。)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晤出遗传的定律,就是一个例子。再说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在达尔文以前,何曾没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更能强调之前也有人看到这些现象,但都没有做到像达尔文那样,突出了达尔文的智慧,强调了智慧的作用。)何以不能发现物竞天择、最适者存的天演公例?达尔文发现以后,赫胥黎慨然叹曰:“这个道理,傻子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疑问句,引人深思。之后引用名人的话语,也是一个问句,更让人生出更深的思考。虽然没有直接言明,但反而更有力地论证了“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这一观点。既然有那么多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那为什么他们就没有发现呢?两种问句的使用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同时也为下文进一步强调智慧的重要性做铺垫。)

写作借鉴

“何曾没有……?”是一个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也就是说肯定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何以不能……?”则是一个疑问句,提出疑问,意思是:为什么这些人不能发现呢?这其实就更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学问不等于智慧。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写作借鉴

标题即为问句。“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含有立论的观点,也含有驳对方的意味。读起来,我们分明感受到其中内在的愤懑的情感。这个标题实际上也是一个悬念,读者一看这个标题,就会产生疑问:到底有没有失掉?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总结一下,用问句扮靓文章可以这样做:

一、标题用问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在标题这一特殊而显要的位置使用问句,能起到很好的“吊胃口”的作用,让读者很快进入思考的状态。

二、开头用问句,调动思维,引出下文。在文章的开头段使用问句,能引起读者注意,也能借此引出话题。特别是如果用设问句开头,在设问之后再提出自己的论点,在自问自答提出自己的正面主张,就使正确的观点和错误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使论点极为鲜明。从读者的角度看,以设问句开头,就自然会引起读者的“疑”,“疑”的后面,紧接着的必然是“问”,文章开门见疑,读者急于了解问题的答案,自然形成了一种高屋建瓴的论辩气势。

三、中间用问句,巧妙过渡,走向深刻。在文章中间使用问句,让问句带领作者和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实现段与段之间的顺利过渡。

四、結尾用问句,意味深长,引人深思。问句结尾,可以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当然,以上主要是从问句使用的位置来讲的。除此之外,从问句的内容上讲,还可以用问句来叙例,用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用问句来提出自己的疑问等等。

同步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作家周国平先生说过,“天有不测风云”——不测风云乃天之本性;“人有旦夕祸福”——旦夕祸福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人不可心存侥幸。

另一位网友说:我们难以拒绝的,不只是诱惑本身的诱惑,更是侥幸心理的诱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童,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例文要“侥幸”,还是“不幸”

一考生

(标题用选择问句,“侥幸”与“不幸”对举,既紧扣材料,又暗含作者观点)

为什么会有人去当小偷?难道他们不怕被抓吗?怕,当然怕。但是他们都抱着侥幸的心态去尝试,几次得到甜头后,就一发不可收。

为什么会有学生考试作弊?难道他们不怕被惩罚吗?怕,肯定怕。但是他们还是抱着侥幸的心态去搏一搏,希望能蒙混过关。

为什么会有官员贪污?难道他们不怕受到法律的制裁吗?怕,一定怕。但是他们仍然是抱着侥幸的心态,以为会“神不知,鬼不觉”。

(三个段落均由问句构成段落排比,作者其实也是在借问句来叙例,这种开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能增强论证的力度,为斜纹进一步展开论证提供有力支撑)

小偷被抓,有人说“都是钱财惹的祸”;作弊被抓,有人说“都是分数惹的祸”;贪污被抓,有人说“都是权力惹的祸”。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同样面对金钱、分数、权力的诱惑,为什么别人不去偷,不去作弊,不去贪污?(在对比中提出疑问,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更能使议论走向深刻)我以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的侥幸心理。不看到这一点,等到“不幸”降临之后,还是会把责任推到“外因”上。就像有些亡国之君,临死之前没有自责,而是说“红颜祸水,美色误国”。其实“红颜本无罪”,是那些昏君怀着一颗侥幸之心来自欺欺人。可见侥幸心理的危害之大。它虽然能够使人在某些事情上蒙混过关,但是在问题暴露前,这些人常常心惊胆颤,寝食难安,它绝不可能给人带来永久的安宁和幸福;它还容易助长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它可以狡猾地让你躲过“一万”,却难以躲过“万一”。

比如发生在泰国的一例惨剧——普吉岛翻船事故,数十名国人丧生。这场事故看似因为天气突变,风浪骤起,但从整个事件过程来看,以及事后一些现场报道的细节上,仍然可以看到不少值得反思之处。也许天灾难以避免,但如果安全防范措施到位,事故过程中船上工作人员应变得力,或可盡最大可能避免人员伤亡。据新华社报道,即便在风浪来袭之际,凤凰号上还有导游说:“我都没穿救生衣,你们怕什么?”(用问句呈现导游的话,更能显示“侥幸心理”对人的巨大影响)这为悲剧发生埋下了巨大隐患。事实上,当时在那片海域还有一艘游船——“天秤号”,就行驶在凤凰号后面。当风暴到来之时,这艘船采取的措施,一是赶紧让游客穿好救生衣,二是船长立即调整方向,从附近的蜜月岛绕行,在岛后的无风区等候了约10分钟左右,等风力减小了才再度起航,最终逃过一劫。整个过程来看,凤凰号从导游到船长,甚至到游客,在风雨面前,都是侥幸心理占了上风,最终酿成惨剧,真是可悲,可叹!

技术发展到今天,依然有不测风云;生活纵然已经甜如蜜,依然会有无法预知的“旦夕祸福”;诱惑虽然万万千,但有很多本不该属于你我。所以,请抛弃侥幸心理,别用“侥幸”去换“不幸”。

(编辑:王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