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埃航遇难浙江女生:罔顾人性人伦底线,令人不齿

作者:未知

社会关注度★★★★☆作文适用度★★★☆☆

3月10日的埃塞俄比亚空难,机上包括8名中国乘客在内的157人无人生还。在遇难者当中,有一位来自浙江的女大学生,和男友相约前往非洲旅行。她还有两个月年满22岁,生命之花尚未绽开便无声陨落。对她的父母来说,痛失独女,其悲孰甚;对于公众来说,由恻隐之心生出“物伤其类”的悲悯,也是人之常情。但令人不解的是,社交媒体上却出现一些键盘侠对遇难者“挖坟”并恶语相向——“当我看你住着几千块钱一晚的酒店、每天锦衣玉食、看个长颈鹿要去,而且马上可以去非洲肯尼亚的时候,虽然我不会幸灾乐祸,但也绝对同情不起来。”“你出生含着金汤匙,我一贫如洗,那你早死了活该;你去非洲看长颈鹿,我在工地搬砖,那你死有余辜;你年轻貌美享受这世界的喜悦,我貌丑人矮只配在钟楼里敲钟,那你死了我拍手称快!”……诸如此类不堪入目又毫无底线的评论,夹杂着人身攻击、荡妇羞辱、仇富心理,在互联网的阴暗角落里肆意生长。

他们站在所谓的道德高地上发出阴森冷笑,将最大的恶意加诸在一个对爱情与未来无限憧憬的女孩身上,落井下石、幸灾乐祸,毫无良知可言。一个22岁的花季女孩,想去看看长颈鹿,见一下远隔异地的男友,又何错之有?为何在生命逝去的时候还要被放在舆论的审判台上鞭挞?

这些对于逝者生前过往的撕裂与拆解,带着赤裸裸的歧视和偏见,以极端、冲动的偏执埋葬了理性与同情,臣服于激烈的言辞与虚假的幻象。盲目诋毁伤害的不仅是逝者,还让幸存的生者心寒至极。

更可悲的是,尽管这样的一幕我们每次都希望是最后一次,但也并不是第一次看到了。去年温州女孩搭乘顺风车遇害,也有人对女孩发表侮辱性言论,内容低俗、不堪入目。同是去年刘强东案发生后,又有多少人对着一张谣传的照片就是一頓“波霸奶茶”的讽刺和狂喷,网络上飞快地出现了“疑似女当事人”的社交主页信息和照片——有某认证大V甚至直接将这个无辜的女生艾特出来让网友去围观。而这一次在对遇难女孩的讨伐中,也有人开始指责媒体报道“博眼球”“吃人血馒头”,仿佛对逝者的报道无论怎样都带有着原罪。知名媒体人朱学东曾经专门著文讨论过逝者报道涉及的伦理问题,他认为,对于所有严肃媒体来说,逝者报道,是抵达真相的一种方式。“遇难者的身份,更易于引发反思和关怀——美好的东西被打碎了的心痛,以及产生的对生命的珍惜感、对公共安全的反思。个体悲剧命运的描述的震撼和共鸣,是严谨的分析和宏大叙事所难以抵达的。”所以,负责任、有同情心的媒体在灾难面前,不会看热闹,不会去消费热点,而是会始终怀着一份人道主义精神,为公众提供真相,呈现公共关怀。

●媒体评点:生命皆可贵,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但生而为人,我们起码要葆有对同类的尊重。同情,源于人性,也是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出复杂社会的基础。仰赖于“同情”,我们才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形成最起码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形成最基本的法律和规则。人类也才能在这种共通的情感中生生不息。倘若没有了“同情”,人类社会或许依旧还在丛林中“你死我说”地苦苦挣扎。所以说,无论如何,即便深陷困顿、心有不忿,转而向遇难者“开炮”,都只是个懦夫。而打着“绝对公平”的旗号,罔顾人性人伦底线,也令人不齿。(凤起《新京报》)

◎话题拓展:警惕网络暴力;歧视和偏见;同情与尊重;人伦与人性;公共关怀;警醒与反思……

(资料来源:《新京报》《中国青年报》《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