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亲子园虐童行为遭曝光

作者:未知

2017年11月8日上午,有网友在微博上连续发布多段视频,直指上海携程亲子中心的幼儿遭到虐待。视频显示,亲子中心工作人员向多名幼童做出推搡、灌喂芥末等行为。“携程亲子园幼儿遭虐待”事件,随即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据悉,该亲子园本为上海市总工会挂牌的12家“职工亲子工作室”试点项目之一,创办的目的是解决1岁半至3岁半的携程员工子女在上幼儿园之前家中无人带教的困扰。

2017年11月8日,携程发布声明称,涉事亲子园为携程委托现代家庭杂志社下属“为了孩子学苑”管理,目前已与涉事人员解除合同,并作报警处理。11月16日晚,携程CEO孙洁做最终通报,两人力资源部副总裁被免职,并承诺全部退、赔员工支付的入托费。

11月15日,上海市妇儿工委发布相关调查结果,称其为“严重伤害儿童的恶劣事件”,决定撤销纪大庆现代家庭杂志社支部书记、社长、总编辑职务,市妇联向受害儿童、家长和社会诚挚道歉。同日,长宁警方发布通报,警方于11月9日对携程亲子园的三名工作人员依法予以刑事拘留后,经过进一步调查取证,于11月13日以涉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对携程亲子园实际负责人郑某依法予以刑事拘留。

携程亲子园虐童,追责必须跟上

梳理此类事件的演变逻辑可知,先是孩子被虐——家长发现孩子伤痕,怒而查看监控视频——讨说法,求助舆论——舆论关注,相关责任人被处理。几乎每一起事件都是如此演绎,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有几个问号必须拉直。

其一,个别老师为何敢虐童?众所周知,无论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刑法等法律,都严禁虐待儿童,而个别幼师无视相关法律,随意惩罚乃至野蛮殴打儿童,与其素质不高有关,是不是也与监管不严、资格认证混乱有关?其二,从常理看,最先发现虐童的应该是园方,第一时间制止恶行的也应该是园方。而我们看到,相关事件都是家长发现孩子受伤后找上门来,园方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针对相关幼儿园存在的失职行为,该作何种处罚?其三,虐童行为被曝光后,涉事老师往往迅速被开除,然而仅仅开除就够了?为何不能从刑法上重处?而且,类似事情此起彼伏,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者止于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而不能从健全机制上发力,虐童事件必难绝迹。

必须深究“携程亲子园虐童案”的发生机制

“携程亲子园虐童案”的处理或者说危机公关正按照惯常的路径进行,相信也能起到以儆效尤的震慑作用。不过,还是很有必要深究事件的发生机制,政府的好政策、企业的好福利,最后为什么没有收到好效果?对于携程公司来说,既没有举办亲子园的资质,也没有相关经验,委托给第三方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让专业人干专业事,符合社会分工精细化的趋势。现在看来,携程公司选择错了,但在不少类似的亲子机构负责人看来,“工会的项目,妇联承办,颇为稳妥”“当时携程的选择,实际上是最保险的”。何以至此?“为了孩子学苑”背后的复杂关系说明了一切。

必须承认,政府部门和事業单位的信誉高于一般机构,人们也更愿意选择有此背景或者与其关系密切的机构进行合作。而一些机构也充分利用了这一心理,千方百计与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挂钩,有意无意地拉上这些部门或单位为之背书,自然会影响到许多不明真相的企业和组织选择与之合作。这是许多中介机构、民间行业协会的习惯套路,其中就包括一些没有相关资质、却把经济效益置于社会效益之上的机构。“为了孩子学苑”之所以能获得携程公司的青睐,大抵如此。这不仅暴露出一些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管理上的混乱,也暴露出一些机构和个人是如何利用政府好政策和企业好福利来挖掘商机的,其最终出问题的可能性相当大。当然,深究案件发生机制不是为了洗白携程公司,而是还原事实、厘清责任。板子要打,但不要打错了对象,更不要让政府好政策、企业好福利背上骂名,以致难以继续推行下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