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直播课堂教学引争议

作者:未知

2017年9月25日,在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西路小学,经与学生家长商议,二年级语文老师黄超将时下最火的网络直播搬进了课堂,并在直播网站上分享自己执教班级的上课情况。而令黄超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的课堂直播引起了广泛争议,他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很快,其课堂直播被校方紧急叫停,所有上传视频也一并下架。

据了解,事件的起因源于不少家长向学校反映,“不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于是黄超在和自己班级的家长委员会沟通后,决定采用直播教学的方式“让家长看看孩子在课堂上的情况么”。而就在黄超第三次直播时,有网友将课堂直播的信息转发到微博上,并引发强烈关注。有人为黄超的大胆创新点赞,更多人则针对课堂直播提出了种种疑虑,甚至将黄超的这一举动定义为变相收礼——因为在直播时有部分家长送礼物。

福利西路小学校方回应称,学校在约谈黄超后,双方已达成共识,已停止课堂教学直播活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影响。同时,该校声明也强调,黄超善于创新课堂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出发点是好的”。

多维解读

教师直播课堂教学步子迈得太大

老师在直播平台上直播课堂教学,尽管征求了部分家长的意见,但是能够观看老师上传的课堂教学情况视频的,不仅限于家长,任何有兴趣的网友都可以参与进来,可以说是完全敞开的。在方便家长了解情况的同时,孩子们的个人信息也变得完全透明了。这无疑与当前我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相违背,也与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的要求格格不入,被学校叫停亦在情理之中。

要满足家长知悉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其实远不止直播课堂教学这一个渠道,如设立家长开放日、通过微信群或QQ群上传课堂教学的部分照片或视频等,都能有效满足家长了解课堂教学情况的需求,贸然将课堂搬进直播间这一步确实迈大了,这不应是课堂教学的常态。

“互联网+教育”从长远发展而言,不会排斥更不会限制课堂教学直播,但这种直播应从本质上区别于当前那些直播平台上的直播。即课堂教学直播不应走全开放的路子,而应是半开放的,只有所在班级学生家长或学校相关人员可以观看。而要实现这种半开放式的直播,需要技术创新,学校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为有想法的老师提供创新的平台,也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了解孩子學习状况的新渠道。

不妨给课堂直播一个尝试的机会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受到热议乃至有褒有贬都再正常不过。在各种网络直播方兴未艾的当下,老师有意将正常执教上课的实况向家长和社会直播,也是一种大胆有益的尝试。一方面可以促进老师执教更加规范,让学生家长通过课堂直播了解到孩子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和上课内容、教学进度等信息;一方面也能鼓励和约束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踊跃与老师进行课堂互动。

至于一些家长的担心,其实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加以避免,关键是要看课堂直播的最终结果是利大于弊还是相反,如果是利大于弊,就不妨进行大胆地探索和尝试。面对争议,学校做出了紧急叫停课堂直播的处理决定,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慌张,不能为避免网上的口舌之争就将这种探索完全堵死。从直播三天的效果来看,该班学生上课更加认真,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失为一种好的开始。

黄老师的课堂直播究竟该叫停还是继续探索尝试,其实班级学生和家长最有发言权,而黄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更需要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与小心呵护。因此,我们不妨给课堂直播一个继续尝试的机会,真要是出现难以克服的弊端或受到家长普遍反对,再叫停也不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