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银行被拒 因机器人判定其情绪风险高

作者:未知

一个在导师、家长及同学、朋友眼中非常优秀、活跃的女研究生,在参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的校园招聘中,通过了笔试、面试,甚至已经收到拟录取短信后,却在最后参加性格测试时,被第三方机构ATA(全美在线)判定为“情绪风险等级高,难以适应快节奏工作”,而被农行江西省分行拒录。此事2018年4月10日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ATA市场部员工魏先生表示,检测系统来源于英国,已在国内应用近10年,现每年会受托对数百万应聘者进行检测。检测环节会根据招聘单位需要,采用不同的模块,事先设置题目,由机器出具评估结果,相对比较科学、权威。魏先生也同时承认,机器检测不排除误判的可能,因此,招聘方不能将测试结果作为唯一依据。4月11日,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人力资源部门专门就此进行了研究,并表示将招聘第三方专家,对该考生再进行一次性格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是否录用的重要依据。

多维解读

“人”才是招聘的主角

这种机器人测试,确实能为招聘考试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撑,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和相对合理的科学判断,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缓解以人的认识判断为主导的考试模式所衍生的弊端,为招聘双方的精准对接保驾护航。但须明晰的是,机器人测试是为了给招聘考试“打补丁”,这是其应有的属性和定位。在招聘过程中,“人”仍然应该处于主导地位。

技术是没有温度和情感的,自然也就没有这两者加持所产生的认识判断,可人并非如此。新闻中,在考生经过重重考试后,该银行依然直接以机器人测试所做出的情绪风险高、不适宜快节奏工作的判断为理由拒录考生,是一种很明显的对接失衡,忽略了人的作用。而且,检测方表示不排除有误判,相关报告也说明,对考生的评估,建议与通用就业能力测试、评价中心技术等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全面评价。这些情况也为技术的情感缺陷提供了现实佐证。须认识到,纯粹的技术判断定论之后,片面、盲目和有时有失公正的标签便会如雪花般飞来。在现实操作中,既可能错杀“千里马”,也会为招聘考试本身埋下隐患。

机器无情,但人应有情。这里的“情”不是指人情关系,而是一种带有情感性的理性判断和认识。这里并非要控诉机器和技术甚至将其拒之门外,而是要准确认识它的定位,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而把“机器无情”的效果和“人有情”的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相对规范的程序正义。这样,才能让最后呈现的结果尽可能客观公正,而非偏于任何一方的“一棒子打死”。

技术要讲伦理、有底线

情绪高风险,可能还算文雅的说法。情绪是由精神决定的,“判定”情绪高风险、控制不住情绪,想必是说被检测者有潜在的精神障碍,这算不算“被精神病”?被一个搞不清“权威性”几何的第三方机构贴上这样的标签,该女生没病也会被弄出病——如果她得知消息后当场就发火了,那就恰恰“印证”了她控制不住情绪;倘若她反应平静,招聘方或许又会觉得被指有問题却无动于衷“果然”不正常。无论这个女生怎么表现,都会被认定她“有问题”的人视为异常。

更糟糕的是“宁可信其有”,要是其他单位知道该女生被测评为情绪高风险,还会不会冒险录用她?在“没风险”与“高风险”的求职者之间,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择谁?这种测评的科学性没得到论证,被测评者却犹如“黄泥掉进裤裆里”。智商打分、性格测评、基因测序,这些东西固然有值得研究的内容,可一旦被滥用、误用,杀伤力也是非常恐怖的——让一些人背负上“骨子里”洗脱不掉的“原罪”。为什么科学也讲伦理道德?为什么搞科研要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道理就在这里。当下,一些不成熟的、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技术,被搞不清什么来头的机构匆匆商业化、推向市场。一些追新潮的单位迫不及待将其引入,奉为圭臬。对此,社会应有所警觉。鼓励创新,支持探索,但也要有底线、设边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