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炒蛋”,怎么不该感动

作者:李智勇

一则“番茄炒蛋”的广告片,看得我眼泪都掉了下来。

儿子在美国,想招待朋友,做道中国菜吧,可是连最简单的番茄炒蛋都不会。一着急想到了妈妈,老妈用语音说不明白,直接到厨房拍了个演示视频给他。按说这也没有啥,片子结尾时交代:儿子忘了时差,妈妈是凌晨4点多爬起来做的番茄鸡蛋。

为什么我会掉泪?因为片中妈妈的做法,实在是太典型了。我前一阵儿体检出胃有点不好,不小心发到朋友圈,两秒都不到,我妈的语音就发过来了:“我上北京给你做一阵儿饭去!”跟片里母亲的做法如出一辙。

母子连心,不分昼夜。妈妈遇上事孩子大大咧咧的或有之,孩子遇上事妈妈不往心里去的,在我近40年的人生经历中,几乎没见过。

网上有大量的批评,说这母亲太娇惯孩子,弄不清各自角色的边界;这孩子连炒番茄鸡蛋都不会,这是教育的失败;不会炒你不会百度吗,深夜折腾父母,简直是个“妈宝男”……这些话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如果大家把“番茄炒蛋”当成一个隐喻,比喻人生突如其来的困难,再来看这片子呢?

你会炒番茄鸡蛋,甚至连佛跳墙都会做,但你没有过遇到无法克服的危机并束手无策的时候吗?西方人突然遇上事儿了,脱口而出的是:“我的上帝!”中国人张嘴就是:“我的妈呀!”这不是不够独立,而是一种深层的心理结构,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集体潜意识。

我并不是说,有危机,就该让妈妈来解决。你不是婴儿,妈妈不是保姆,各自有各自的人生命题和责任,互相代替不了。更何况,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妈妈未必有孩子懂得多、能力强,真按妈妈指的道走,对孩子的发展未必有利。然而,奋斗时,我们往往需要慰藉,需要情感底座。“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这句医学名言在这里照样适用。妈妈想对孩子好的心,更是不该指责。

我认识一位京剧名家,得了恶疾,他的狗也得了。他把好药给狗吃,自己吃普通的。问其故,他说,这狗是母亲留下来的。它走了,母亲在世间的痕跡就没了。

火车就要开了,朱自清的父亲费了大劲、爬上爬下去买橘子。在解决具体问题上,这种做法看似很笨拙:孩子很渴吗?他不能自己买去吗?——然而,这就是爱啊。

——摘自《人民日报》

点评

看到“番茄炒蛋”这样一则视频,该不该感动?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文章用一个反问句做标题,既明确了核心论点也增强了表达的气势。在作者看来,可以跳出具象的“番茄炒蛋”来看待这个事件,若将其看作一种隐喻、一种抽象的人生困境,则更能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集体潜意识、父母之爱以及母子情深。在作者看来这种下意识的依赖以及舐犊情深,是人性本能,并不值得过多苛责。文章透过现象看本质,思想深刻,语言平实却蕴含深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