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遇见苏轼”的看点在哪儿

作者:夏振彬

2017年10月中旬,清华附小的一群小学生火了。适逢苏轼诞辰980周年,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从成果呈现来看,书法、绘画个个亮眼,《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社交圈》《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等论文资料翔实、堪称惊艳,让网友惊呼“逆天小学生”。

面对这群小学生,很多网友感慨自己就像个文盲;还有人调侃幸好自己出生得早,否则可能连小学都毕不了业……确实,把这些成果与小学生挂上钩,实在太有冲击力。也因此,质疑声随之而来,其中最“响亮”的就是疑惑小学生们究竟参与了多少,是否还是“家长作业”?

其实,只要看看这则新闻的背景,网友们就会秒懂了。清华附小是一所优质小学,学生家长也都藏龙卧虎,孩子们在老师、家长的辅助下出此成果,也在情理之中。根据校方的说法,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学生们已做过十几次课题研究,除了观察种子成长、操场实物测量,还研究过鲁迅、雾霾——在“课题研究界”,他们早已是老手了!

所以,“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对家长所形成的冲击力,与其说是网友惊讶于小学生的“逆天能力”,不如说是感慨其背后教育理念的巨大差距。当前,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主动或被动地服从、服务于应试教育,并为此殚精竭虑;殊不知,“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在素质教育方面走得很远了——两相对比,落差明显。

清华附小学生用大数据来分析苏轼,这种探究性学习在欧美不少国家的小学教育中,已是常态。美国很多学校甚至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小学生动手做“课题研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家长只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这种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其中尤为可贵的是让孩子以探索、发现的兴趣参与其中、“放飞自我”,慢慢培养各种能力,而没有“標准答案”、条条框框的束缚和干扰。

近年来,各种观察性、探究性学习以五花八门的形式在各中小学校亮相。但在具体操作中,很多学习、作业变成了让家长抱怨的奇葩作业,重结果、轻过程,甚至沦为形式。从一些学校的经验可以看出,这种探究性学习需要很多“配套”,其中除了硬件,还需要学校的统筹安排、老师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水平升级,甚至家长的引导、助力……

客观地说,当前并不是任何一个学校都能承载起这样的学习模式,并非每一个家庭都能提供这样的“研究基础”。到底哪种教育模式更科学,还需要时间去检验,但从今后发展来看,类似的尝试会越来越多——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也好,加大优质资源供给也罢,应该让“小学生遇见苏轼”更常见、更普遍,让更多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

——摘自《广州日报》

点评

面对“清华附小学生用大数据研究苏轼”这一事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惊叹,第二反应是怀疑。于是本文作者先陈述新闻背景,打消人们的疑虑,接着从这个新闻背景出发,深挖其中所体现出的教育理念的巨大差异。再借助国外的教育经验,来说明探究式学习的优势,同时阐明部分学校不成熟的借鉴反而导致问题重重。最后再总结全文,理性而客观地表示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更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文章条分缕析、论据丰富,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