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老IP该如何烹出新味道?

作者:顾星欣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让国人惊艳,赢得好评如潮。可这次《舌尖3》播出后,观众的态度明显两极分化,口碑更是一路下滑,成三季以来的最低。

《舌尖》的金字招牌是什么?是美食,更是食物背后的人情与文化之美;是通过镜头语言,传递出百姓日常生活的人情温暖,打捞出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于是,《舌尖》也从美食主题中跃升出来,勾连起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绽放为现象级的作品。《舌尖》之魂,乃在于此。

实际上,这一次《舌尖3》的确想突破原来的“套路”,力图增加美食的文化感和历史感,也重新搭设了内容框架。比如,第一集的主题是“器”,锅、刀、案、笼、灶这些器具,摇身变为镜头主角。接下来的几集中,《香》主打难忘的家乡小吃滋味,《宴》是古今各地宴席大荟萃,《养》介绍食疗并用的中华药膳……这些涉及器具、宴席、食养等方面的“排兵布阵”,都是之前的美食纪录片从未专门呈现过的内容。

作为一个凝聚了观众深厚感情的经典IP,不少观众都还是希望看到“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但实际上,这一次《舌尖3》的制作方想积极创新的意图并没有错,冒险创新同样是一种可贵的勇气。只不过,老IP想烹出新味道的确并非易事。从第一季到第三季的6年间,一路走来的《舌尖》如何既让观众感到熟悉与亲切,同时又能满足其挑剔的胃口,时有新鲜之感?这也给我们提出了纪录片创新的时代之问。

近年来,国产纪录片的水准日渐提升,时有口碑爆棚的良心之作,像《超级工程》《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将中国故事进行了富有创意的时代表达,常常给观众以惊喜。相对应的是,观众对于纪录片的审美需求也在日渐提升,对于作品的主题内涵、叙事方式、视听语言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在倒逼制作方以更严谨的态度来创作作品。

同样,《舌尖3》也提醒我们,纪录片创新之路要想走得更好,还需要不断开掘新题材,让思路更加开阔。有人统计,当年《舌尖1》播出时,全国仅有40~50档美食栏目,而现在有大约400~500档美食栏目活跃荧屏。一部《舌尖》火了之后,各类打着“寻味”“味道”等招牌的美食类纪录片一哄而上。观众的兴奋劲儿过了,自然就容易审美疲劳。再好的题材,一而再、再而三地跟风,难免容易沦为恼人的狗尾。

不过,不少观众对《舌尖3》之所以“责之深”,恐怕还是因为“爱之切”。事实证明,不管观众怎么“吐槽”,《舌尖》依然是一个坚挺的IP。《舌尖3》不仅收视率高,影响力也丝毫没有减弱。可见,《舌尖》依然是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载体,如何为它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活力,这是值得思考的。在我们新时代的文化沃土上,应当有更多反映时代需求与优秀文化的纪录片。由《舌尖》出发,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纪录片精品走上荧屏,“爆款”频出。

——摘自《新华日报》

点评

本文作者从《舌尖3》口碑下滑这一现象切入,道出了《舌尖》系列之魂是“食物背后的人情与文化之美”。接着分析了造成《舌尖3》口碑下滑的原因——想突原来的“套路”,但观众还是喜欢“熟悉的味道”。紧接着,作者不再拘泥于《舌尖3》本身,而是提出了“当下国产纪录片该如何创新”的时代之问,极大地升华了文章主旨。结尾处,作者透過现象深入本质地指出,“《舌尖》依然是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载体”“在我们新时代的文化沃土上,应当有更多反映时代需求与优秀文化的纪录片”,观点启人深思。全文条理清晰,说理透彻,颇具深度,堪称佳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