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去世

作者:未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写下《乡愁》这首诗的台湾著名诗人、文学家余光中,2017年12月14日于台湾高雄医院病逝,享年89岁。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曾就读于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他随父母迁居香港,次年赴台湾,后曾在美国求学和授课。1985年他定居高雄市,曾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其文学风格悠远、辽阔、深沉,被文坛大师梁实秋赞誉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1972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花了20多分钟的时间写就《乡愁》。40 多年来,这首诗不断引发全球华人共鸣,先后入选各个版本的教科书,时至今日依然是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的文化意象。它定义了中国人的一种情感模式:鄉愁,是有关母亲、故乡和祖国的综合性情感,是一个民族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独特体验。2003 年底,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访美,在会见华人华侨时谈到台湾问题,就引用了《乡愁》片段:“‘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深的乡愁。”

多维解读

《乡愁》的巨大影响力

很多人对余光中诗作《乡愁》的巨大影响和穿透力觉得不可思议。而且,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首诗的影响力不仅没有减弱,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反而放大了。以至于有这么一个说法——凡是有华人脚印的地方,就会响起《乡愁》的吟诵声。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

追根溯源,这背后的一个深刻原因,是余光中先生所有诗歌的最终指向,是我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个强大的古典传统,是那种让全球华人魂牵梦萦的永恒的归属感和家园感。在新诗与传统断裂几十年之后,余光中先生重新接续传统,成为古典的传人,也成为文化中国的代言人。所以,他的诗歌总是浓缩着那么强烈的怀乡情感,总是那么打动亿万华人。《乡愁》以其巨大的感染力,穿透地域的阻隔,勾起了全球华人的文化记忆和命运共同感。

还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首诗歌里的乡愁还可以有更大的内涵和外延。乡愁,不仅仅只是一个空间的地理的概念,还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贯穿了古典和现代。现代人总想回过头去寻找故土与家园,这是全球华人的文化共同感和灵魂安定感,也是文化中国不断绵延、扩张、壮大的根本基础和永恒主题。这首诗,堪称民族美学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品。

人们为什么传诵《乡愁》

40 多年来,《乡愁》这首诗传唱不绝。但是说起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余光中后来其实不太乐意在公众场合吟诵这首诗。也许是被人邀请多了,自己都觉得腻了,也许就是因为这首诗过于出名,遮蔽了他真正的诗歌成就。确实,余光中一生横跨文学四大领域,一手写诗一手写散文,同时还涉足文学评论和翻译。仅就诗歌领域而言,文学成就比《乡愁》更高的也不在少数。但无论哪一首,至今都没有超过《乡愁》的影响力。这从诗人的角度来看或是一种遗憾,但放在历史背景下,这却是时代使然、人心使然,是两岸长期隔绝后两地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诉求。

从朴素的个人情感来讲,乡愁是对故乡的一种怀念;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来讲,乡愁是期盼国家统一的一种呼吁。这首诗流行的时候,也是中国社会出现历史上最大规模人口流动迁徙的阶段,许多人从家乡出发外出打工、创业,一年难得回家一趟,难免思乡情切。后来,随着城乡大规模发展,许多人的故乡都变成了自己不认识的模样,这时候人们又不免勾起对昔日时光的追忆,产生浓烈的乡愁意识。这是社会变迁发展过程中,人们发自于生活经历、精神需求而自然产生的情感,也是如今一直提倡的“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的本义。只不过,这已经与诗人所经历的人生体验关系不大了。如今,诗人之魂已“还乡”,“乡愁”依然将传唱下去。但总有一天,这首诗将仅仅只是一种象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