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钟南山说的“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作者:曹林

我们常说“看病”,医生看病,患者到医院看病,看的到底是什么呢?钟南山说:“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看到这句话时,我想起一个记者报道中写到他亲眼目睹的细节:钟南山在冬天会用手焐热听诊器,然后再给病人听诊。直到如今,钟南山给病人看病都是主动俯下身,一只手臂托着患者后颈和肩的部位,扶着患者慢慢躺下,等检查完之后,再慢慢扶起来。

擅长解构概念的语言学家们说,社会群体所使用的语言,通常是被设计用来确保他们特殊的和优越的地位的。“看病”这个词,可能就隐含着一种以器官为中心的身体规训和诊治观念,哪儿生病就治哪儿。不是病,而是病人,一字之差,凸显出医疗观念的天壤之别。钟南山院士的意思是,医生要将患者作为一个人来看待,而不是各个器官的集合体,医学不只是技术的医学,更是人的医学。

一个“人”字,让我想起特鲁多医生充满人文气息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别是当下面对新冠病毒,并没有什么特效药,没找到有效的治愈方法,如张文宏所言,最有用的特效药可能就是自身免疫力。这种情况下,“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的医疗人文理念尤其重要。读懂了这句话,也就读懂了疫情时期的很多有关医患的新闻为什么那么让人感动,读懂了冰冷技术之外的温暖关怀对治愈的疗效。

从很多医生和患者的日记中,看到的也都不是陌生的医学术语和冷冰冰的技术描述,而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重病监护室医生刘娟在日记中写到病人老孟时说,他喜欢听我给他讲重庆的夜景、火锅,以及我们的医疗队。她送给老孟一张医疗组自制的卡片,写的都是对他的鼓励和祝福,老孟拿着这张卡片反复看,迟迟不肯放下。

黑龙江首例确诊患者高先生经历了气管插管等手术,一度没法说话。医护人员将他儿子鼓励父亲的话,通过视频等方式传递给他,给了他很大的精神支持。一个刚进方舱时很烦躁的患者说,负责本病区的汪医生一直耐心地安慰和说服病人,声音很柔和,特别让人安心。

这几天在看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的《社会研究和社会政策》,在“医学教育社会学”那一节谈到了“患者是一个整体的人”的观念。他认为患者到医院看病,不只是一个医生偶尔接触到的一个“陌生人”。患者是一个全面的人,这包括患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他说:我们的教学必须保证,医生不应该是一个视野狭窄的人。而社群主义者泰勒在批评当下的工具理性时也谈到,在医学上,技术进展常将病人单纯看作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场所,而排斥将他们当作有生活经历的活生生的个人的治疗方法。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而让自己的身体处在更好的状态中,这可能就是人文关怀最实际的意义。有时新闻里一闪而过的数据太多,反而容易让我们忘记了这些数据背后活生生的人与家庭,所以不仅要从大数据上宏观的看,也要学会从小处带着人的情感来看!患者是一个整体的人,不只是那个病变的器官,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一句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温暖话语,真的比特效药还重。

(本文原载2020年4月9日微信公众号“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本刊有刪节)

观点运用:医者仁心;人文关怀;生命的体悟;信任与温暖;我最喜爱的一句座右铭;直击人心的力量;情怀;影响;风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