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馆70多天后故宫开启“云直播”40多万观众围观

作者:未知

2020年4月5日、6日,故宫博物院联手《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家媒体对闭馆期间的故宫进行直播,与观众共赴一场“云上”之约,感受故宫春意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据悉,这也是有着600年历史的故宫第一次网上直播。

直播过程中,故宫宣教部的老师为观众讲解了故宫建筑的看点以及与建筑有关的一些典故。比如4月5日上午的直播,提到信佛的孝庄皇太后将慈宁宫正殿改造为佛堂,而自己居住在偏殿;下午的直播路过武英殿时,就提到康熙在此智擒鳌拜的典故;进入宁寿宫时,介绍了乾隆当年在此举办的千叟宴等。此外,直播过程中,老师还会介绍建筑中的一些细节,如在来到当年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时,就重点介绍了建筑师防火的匠心:包括寓意“天一生水”的房间设计、壁画上的金龙和玺图案、栏杆上的水中动物等等。

故宫云直播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仅人民直播的线上观众就有40多万。在为故宫之美所折服的同时,不少观众直呼不过瘾,表示“讲解有点少”“希望多介绍一些知识点”。

适用主题:文化;生活;创新;科技;传统;服务方式;传承文化;科技之美……

文本解读:安徽省太和中学 谢涛

角度一:文化搭乘科技快車

博物馆直播,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满足了更多人的需求,扩大了文化的影响力;随时留言互动的直播方式突破了“你听我讲”的传统模式,营造了更加活波有趣的观展氛围,让人们即便“宅在家”也能享受艺术文化的熏陶。

角度二:科技丰富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直播早已不再只是传统印象中“网红”互动、夸张吃播、噱头“吸睛”的猎奇空间,而是实现了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拓展,向社会传递出更多正能量。博物馆直播将优质内容引入网络直播间,满足了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和充实了人们的居家文化生活。

学生运用示例:

借科技赴约,观生活新容

王雨旋

春光动人正此时,“云上”之约携手赴。故宫直播,万人围观,在直播中再现建筑美,在讲解中共品文化韵味。这体现的不只有文化氛围,更是科技力量。科技的应用,正在描绘着时代生活的新容。

“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同样,通过故宫的云直播,我们亦能在赴约中感知科技的力量,体味生活的变化。

科技应用于生活,开拓视野,丰富精神世界。

马化腾坦言:“我们希望科技是有温度的,是可以应用到各种丰富场景中去的。”故宫云直播无疑就是对科技人生活的成功运用。新颖的“云上”之约,以网络连接居家群众与故宫的春韵成画,借科技触碰传统建筑与文化的浩瀚精华。这一直播承载的是历史文化的厚度,更是现代科技的温度;这一应用丰富的是观众的精神世界,满足的是大众的精神需求。

科技融人进生活,超越时空,实现文化共享。

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社会资源超越时空限制,“坐地日行八万里”不再是空想。通过电子荧幕,故宫云直播也在借传统建筑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知识学习,树立文化自信。见证典故的武英殿,举办宴席的宁寿全宫,存放典籍的文渊阁……就在科技的参与下变得“可望而又可即”。而若无科技的融人,你我将如何齐赴“云上”之约,故宫文化将怎样突破局限实现国民共享?

科技改变着生活,日新月异,焕发时代生机。

徐悲鸿先生曾说:“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前辈之言,堪为金玉。科技改变着生活,为时代注入新活力,让生活焕发新生机。除却故宫云直播,科技的其他应用亦让我们感叹:“空中课堂”、网课让天下学子共享知识;线上销售、网购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移动支付、5G让经济发展再赋动能……科技发展在朝朝暮暮,时代变化在点点滴滴。凡科技之进步,皆为时代之生机,未来之序章。

科技携手故宫的“云上”之旅虽获万人点赞,亦被指出存在讲解不足等短板。但是,这次云直播只是故宫网上故事的起点,发展完善路犹长;相信通过与科技的进一步融合,与文化的进一步对接,下次你我共赴的将是更令人流连忘返的“云故宫”之约!

科技正日新,生活已焕新。以科技为步赴“云上”之约,品故宫大美;借科技为介,观身边之景,看生活新容。

(编辑:王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