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哀悼日:国旗为英雄而降

作者:未知

2020年4月4日,全国哀悼日。早上5点45分,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后举行下半旗仪式,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深切哀悼。10点整,人民并肩而立,用集体默哀仪式,记住这个春天里的“英雄联盟”。这一天,国旗为平凡的英雄而降。

下半旗致哀,是对逝者表达哀悼与追思的一种仪式,这个仪式是郑重的、严肃的、深沉的。风中飘荡的半旗旗角,栓系着人们的目光,也栓系着人民的情感。在汶川地震与玉树地震抗震救灾结束后,也曾下半旗哀悼逝者,“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这是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的条目,依照《国旗法》对这次因抗击疫情而去世的人进行哀悼,是法律的要求,更是人民意愿的体现。对逝者要尊重,对生命要敬畏,从来都是一个国家与民族需要捍卫的准则。

文本解读:湖北枝江市一中 万安

1.铭记英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每一次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总有一些人冲锋在第一线,舍己为人,担当奉献,用一腔热血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抗疫一线,是他们挺身而出。如今,我们能够在春光下自由出行,是他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他们以自己的牺牲,换来了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我们要感恩于心、永远铭记。

2.尊重生命。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向他们致敬。在这场空前的疫情中,虽然经过全力救治仍有同胞不幸罹难,我们向他们致哀。2020年4月4日,全国人民深切哀悼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体现的是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逝者的缅怀,彰显着血浓于水的同胞情。

3.砥砺前行。继承中前行是最深沉的悼念和致敬。前进路上,我们要增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对生活的珍爱意识,我们更加需要从英勇牺牲的人们那里汲取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精神力量,石氏砺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继续团结一心、发愤图强、风雨无阻向前进!

时文链接:

人民网评:清明,不忘却过往,更希冀未来

清明,这个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的节日,此时此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场空前的疫情中,许多人不幸罹难,献出生命。王兵、冯效林、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张抗美、肖俊、吴涌、柳帆、夏思思、黄文军、梅仲明、彭银华、廖建军……这些离去的背影,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的春天,镌刻在无数人的记忆深处。他们是父亲、母亲,他们是兄弟、姐妹,是我们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是我们心心相印的至亲至爱。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生命的光辉和精神的原野。

当此之时,我们缅怀先人、哀悼亡者,也致敬烈士、感恩英雄;我们铭记苦痛、护佑历史,也珍惜当下、憧憬明天。可以说,今天的清明,是一个抚慰心灵的机会,是一个静心思考的契机,是一个联通家国的通道,安放着不同人的真情实感,塑造着时代的文化景观。

清明是追思过往的回眸,也是希冀未来的遥望。从寄托哀思到走向新生,我们不只有肝肠寸断的忧伤,还有高风亮节的精神,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武汉的樱花开了,湖北的城市陆续“解封”,全国各地工厂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大街小巷再次氤氲着令人怀念的“烟火气”……这些看似日常的生活细节,正在一点一点重新“载人”。这是一群人用莫大的牺牲换来的,我们必须学会珍惜。(本刊有删减)

新华时评:慎终追远,首重在诚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中国是礼仪之邦,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明確提出了在礼仪特别是丧礼中,人们应有的精神面貌。自古以来,厚养薄葬一直被有识之士所倡导,而在当代社会,文明祭扫也一直被全社会所提倡。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高峰已经过去,但是疫情防控还不能疏忽大意。人群聚集容易被病毒乘虚而人,因此,清明前夕,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或控制扫墓人流,或暂停现场祭扫,鼓励网上祭扫。

诚于中必形于外。我们还要对先辈先贤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一切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牺牲自己的逝者,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建设好共同的家园,以此告慰他们。(本刊有删减)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