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铭鉴去世:甘做汉字守门人

作者:未知

4月2日上午,语言学家郝铭鉴去世,终年76岁。

提起郝铭鉴,很多人耳熟能详,他有着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两鬓斑白,眼袋略显浮肿,常年戴着金属边框眼镜。他1995年创办的《咬文嚼字》杂志,是我国出版界唯一一份规范社会语言的刊物。这是本“小”杂志,说它“小”,32开本,一年12期,每期约5万字。但体量小,力量却不小:杂志以“咬”文字差错而闻名,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当代的语文生活。

事实上在创办《咬文嚼字》之前,郝铭鉴已是编辑出版界的有名人物。

郝铭鉴1968年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至上世纪90年代,他的头衔是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有感于书报网络上文字被误用、不规范的字词越来越多,郝铭鉴决定创办《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原本是贬义,但他坚持使用:“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写文章时字斟句酌、严谨治学的态度。”

但一份语言文字杂志要如何赢得关注?郝铭鉴选择向自己“开炮”:重金请读者挑刺。在刊物里发现一个错奖赏1000元,当时的市场价为一个错误10元钱。郝铭鉴特意设计了一处错误:将封面上咬文嚼字的“嚼”(jiáo)注为“jué”。这次营销获得极大成功,刊物成功进入大众视野。

郝铭鉴曾说:“刊物虽小,但语文规范化‘兹事体大’。”“一个现代人,他的修养表现在非常优雅地运用我们的母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多年来,《咬文嚼字》一直以规范中国语言文字为己任,“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他们批评漫画家华君武画作中的错字,后又“咬”了以王蒙为首的十二位作家。有读者問,你们“咬”的都是大作家,不怕得罪他们吗?郝铭鉴答:“我们和作家其实是一条战壕里的。他们向读者提供好的作品,我们则帮助作家改正错的文字,可谓殊途同归。”在创刊10周年的庆祝会上,他们发布的《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错别字》,成为许多同行的必备资料;坚持每年年底公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十大流行语榜单也已成为了标志性活动……

办刊20多年,郝铭鉴目睹了社会语言的发展变化。“流行语中有时代烙印,是历史留下的脚印。”他曾举例,字母词以前很少见,现在遍地都是。“一个字的崛起,一个词的风行,肯定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而是特定时期语言气象的标志,在它背后隐藏着的是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的心理状态。”作为现代汉语的“卫道者”,郝铭鉴在积极拥抱新生语汇的同时,坚持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在我们语言生活中存在负面的东西,不规范、不正确、不健康的东西,你要对它及时地制止。哪怕一个小刊物力量有限,但要有人发出声音。”他公开表示:“如果语言是条大河,《咬文嚼字》就该是河堤的守护者。”

即使在病重期间,郝铭鉴依然在“咬嚼”汉语,笔耕不辍。他抱病写下并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为读者详解汉字“画”与“划”的不同用法。“他把语言文字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咬文嚼字》现任主编黄安靖感慨道。

多年前,郝铭鉴曾在一篇文章中寄语青年:“汉字能有今天,是和一代又一代汉字传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如今汉字的接力棒已经到了我们手里,如何正视汉字的生存现状,提高汉字的文化地位,让汉字绽放出更为灿烂的花朵,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汉字传人,好自为之。”

郝先生的谆谆教诲,你记住了吗?

热议锐评:郝铭鉴先生写过一本书《心中要有一块石头》。“石头”是个比喻。美国《读者文摘》的院子里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编辑三问”:它可以被引述吗?它实用吗?它有恒久的趣味吗?他认为,这实际上体现了编辑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追求。正如郝先生的朋友江曾培在此书的序中所说:我们院子里也许没有石头,但在心中要有这样一块石头。

郝铭鉴心中是有这块石头的。正是一个文化人的独立思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让郝铭鉴在编辑出版领域取得多方面成就。如今,郝先生走了,但他倡导的“捍卫语言文字纯洁性”的精神,却应该、也必须一直存在下去。(江曾培、万阕歌,东方网)

素材运用:捍卫语文规范,就是捍卫汉字的尊严;现代汉语的“卫道者”;文化人的独立思考;心中要有一块石头;字斟句酌,严谨治学;汉字传人……

(资料来源:《新京报》、人民网、东方网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