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朴实博闻善学

作者:张明胜

湖北省武漢市第四中学是一所跨越三个世纪的百年老校。“百年博学,人文四中”,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勤朴博学,个性发展”,现已成为武汉四中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从武汉四中走出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中国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林华宝院士、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孙必干大使等一大批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文学家和社会各界优秀人士。

张明胜,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汉市高效课堂建设先进个人,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上颇有专长,指导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获奖。 文题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朋友发来一条微信,链接后附有留言:亲,孩子在参加比赛,请去点个赞。我点开了链接,看见一个小孩儿身着汉服,在优美的古曲中朗诵《伯牙绝弦》。说实话,水平确实不敢恭维,除了基本的断句存在瑕疵,就连普通话都不标准。再看看点赞数,已达五千多,名次已位列第二,让我不禁咋舌。

我没有给朋友的孩子点赞,因为他的水平还远没达到让我点赞的程度。我甚至想,这五千多赞,有多少人是真正观看了视频后点的?我敢断定,这里面有不少的“秒赞”。

“你考虑赞不赞的时间,也足够点好几个赞了。”另一位朋友说。

“给朋友帮个忙,哪有这么多原则?”有人附和。

对上面的材料,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

赞与不赞,请思之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 张博一

一位友人发来孩子的比赛视频附言求赞,点开视频,基本断句都存在问题,普通话水平不敢恭维,实属令人大失所望。可五千之多的点赞数又让人不禁咋舌。我没有站在“秒赞”的那一方,却得来朋友们的批评与反对。个人认为,赞与不赞,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看看。

朋友圈不应“秒赞”。既然点开朋友圈已经花去了我们的时间,何不把这琐碎的时间变成细细品味的美好时光呢?每一次的浏览不都是一次生活态度的碰撞交流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从中略知一二。随手一个赞,或许就错过了一篇于人生有益的佳作,一次生活经验的积累,一面反映自身问题的明镜。一个“秒赞”,敷衍了别人的劳动成果,浪费了自己的琐碎时间。又即或是一则满满负能量的信息,人人一个“秒赞”也足以使其泛滥成灾。

赞何物?何为赞?善者也。点赞至少应满足一个适于普遍价值观的标准,抑或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好的品质,应该赞;优良传统,应该赞;社会正能量,应该赞……

植物学家钟扬,援藏16年,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子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边境扫雷战士杜富国,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自己身负重伤;退伍军人吕保民,菜市场发现一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连刺五刀,仍穷追歹徒;退休老人马旭,紧衣缩食,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等等。这些应该获赞无数的例子不正在我们身边吗?而较之于友人那自得其乐的视频,这些人获赞可谓是实至名归了。

“我思故我在。”赞与不赞,应该是认真思考过后的真实结果,而不是人云亦云,让点赞造成虚假的表象。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应邀访华,一到中国,便展示了外孙女诵读中国唐诗、歌唱中国传统乐曲的视频。该视频一经发布,好评如潮,无不显示着中美文化交融的生动景象。观之于现在蹿红于网络平台的各大网红,大部分是“根底浅,腹中空”,而网友们却又仅凭一时技术带来的视觉享受,追捧这些穷极声貌的视频,实属令人痛心。

回到此件事上,若硬是要对友人视频发表点赞与否之言论,便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只能说:赞与否,全在自己,只应慎思之,谨赞之! 文题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把有船摆渡过河的地方称为“渡口”,藉由此岸渡向彼岸。同时,“渡口”也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文化意象,人们常要面对岁月的渡口、情感的渡口、生命的渡口等无形的渡口。

请以“渡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渡口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 杜枭雄

岁月如江风般,从我身旁滑过,虽未曾给这江水留下痕迹,却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时代的渡口。站在船港上,我不禁感叹时代的变迁:站在时代的渡口,我们正在向新时代不断前进。

曾几何时,长江上船来船往。那时的我尚且年幼,日日注视着家人到江边的船港上,挤上轮渡,到江的那一头上班。随着人流的上涌,空船早已人满为患,在人们的交谈声、嬉笑声及船的鸣笛声中,轮渡驶出了港口,在江水上颠簸着,在江风中轻轻摇曳着,渐行渐远……幼年时,家人们便是如此出行,摇曳的轮渡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时光流逝,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汽车的普及以及各种过江线路的开通让人们的出行愈发的便捷。

数年发展,故地重游,万事已陌样。漫步于长江边,注视着往昔的船港,那曾经热闹非凡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如今来到这里的人,更多的是旅游观光者。依旧是那些船,又一次地发出了“呜呜”的鸣笛声,只不过船上的人已不再是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了,更多的是那些怀旧的老人们和带着欢笑的游客。

我闭上眼,往昔的一幕幕从我的脑海里闪过:轮渡上人满为患,船上充斥着人们赶着上班的紧张感,一声声鸣笛中,它驶向彼岸;夕阳西下,晚霞的余晖洒在江面上,轮渡又一次满载归客在金红色的江面上摇曳而归,人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从船上一拥而下,踏上归途……睁开眼,同样是傍晚,夕阳已下,对岸的一座座摩天大楼灯火通明,不远处的大桥已是车来车往,在霓虹灯下反射出道道流光。脚下隐约传来“呜呜”声,我以为是輪渡归来,抬头望,映入眼帘的却是夜晚的江景,“可能是地铁吧……”我笑了笑。城市飞速发展,轮渡早已被淘汰出交通工具的主流行列,取而代之的是更安全、更便捷的交通工具。

站在时代的渡口,若不前进便是落后,交通方式的改变便是其体现。虽也怀念过去,感叹时代的变迁,但我们更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得不说,时代的渡口是通向幸福的渡口啊!

我站在时代的渡口上看风景,向着新时代前进的同时,感叹着时代变迁,是时代变迁装点了人们的梦。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