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

作者:未知

一场人类与自然的精彩对话,一曲创新与绿色的和谐乐章,一个中国与世界的交融平台

雄伟的长城脚下、美丽的妫水河畔,“我希望,这片园区所阐释的绿色发展理念能传导至世界各个角落。”4月28日晚,伴随习近平主席浑厚的声音,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4月29日至10月7日面向公众开放。这是继1999年昆明世园会后,国际最高级别的园艺博览会再次来到中国,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赴这场“绿色之约”。

地球,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不久前,美國航天局的卫星数据显示,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而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这一园艺“奥林匹克”盛会,犹如一扇窗口,向世界昭示一个古老东方大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和各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决心,更昭示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信念和信心。

“七年前,我们来到延庆园区选址时,这里有的只是妫水河畔古老而静谧的村庄、一个小小的鱼塘和一片郁郁葱葱的胡杨林。” 从小小鱼塘到7.3万平方米的妫汭湖,从一片空旷的园区到用158万吨泥土堆筑起的25米高的天田山,到园内503公顷核心园区,北京世园会“三月挖一湖,五月筑一山”,展现中国速度;从中国馆打下的第一根基础桩,到国际馆“种”下的第一朵“花伞”,形似如意的中国馆和94朵“花伞”组成的国际馆见证了中国匠心……

作为开幕式主会场的妫汭剧场,宛若一只在山水之间的一只美丽灵动的翩跹展翅的蝴蝶。而园区标志性建筑之一的中国馆,则如一柄温润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间。大部分展厅处于梯田之下,与大地景观融为一体,梯田上露出金色的钢结构屋顶,屋顶下展示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园艺精华。这个优雅的设计始于对园艺、农耕和自然的理解——园艺脱胎于农耕,梯田是山区农耕文明的独特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借鉴人类早期“巢居”和“穴居”的古老智慧,中国馆被打造成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

牌坊、徽派“三雕”……“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安徽园将皖南古村落的“水口园林”样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呈现在世人面前。“当地村民世世代代热爱居住的地方,常常将河水、溪水引入村庄,在村口修建亭廊、种植花木。”世园会安徽园设计师王引说,“这种开放式园林的生活方式保留了上千年,保护了青山绿水,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

北京世园会不只是一扇绿色自然之窗,也是一扇品读中华文化的人文之窗。北京园“沁亭”看妫汭湖,诠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想生活;湖南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徐徐展开;山东园里通过五大景观展现齐风鲁韵,六艺台、六艺文化墙再现孔子讲学的历史情景……一处园林一处文化传承,勾勒出“绿色生活,美好家园”的愿景,彰显满满的文化自信。

而在室外展园区的国际马铃薯中心展园,3500条废旧轮胎被再度利用,摇身一变成为南美印加文明著名遗产“莫瑞梯田”的翻版,4000余株不同品种、不同花色的马铃薯、甘薯作物陆续在梯田落地种植,一个轮胎生态园正在讲述着绿色、低碳、环保的生动故事。

共赏百园,共品绿色。世园会,是一场人与自然的精彩会面,更是中国和世界在生态领域的一次深层对话——丹麦设计师从中国水墨画中汲取灵感,定义新园林;美国设计师带来“东西园”,探索寻找东方与西方园艺空间的“和而不同”;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启发,用植物铺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园艺作为人类文化与自然的结晶,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梁。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在中国与世界的交响曲中,北京世园会让文明更好地交流互鉴。

七年时光荏苒,北京世园会已经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典范和样板标杆。七年光阴流转,中国民众环保意识日渐觉醒,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低碳生活的理念日益扎根人心,“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共鸣。“中国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西方最早提出“绿色GDP”概念的学者之一、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评价说。“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城市的人口大国,中国积极有效地推进绿色城市理念,付出巨大努力来改善环境、保护自然,这对全世界具有示范作用。”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这样评价。

以绿为“桥”,一场联通东西方文明、沟通国内外发展的盛会,必将推动全球生态文明行稳致远。以园为“路”,为了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家园,为了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和世界携手,从北京出发……

媒体评点:“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习近平主席的诗意表达,寄托着对未来的期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天,美丽中国的画卷正在铺展开来;未来,全世界携手合作、并肩同行,我们就能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戚业嘉,人民网·观点频道)

话题拓展: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生态文明;中国智慧;文化自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人类环境共同体的中国担当;世园会,全人类绿色梦想的结晶……

(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新京报》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