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大为小,见微知著

作者:王学华

【技法导入】

“大素材”指的是古今中外的大人物、大事件,“大素材的小处理”是指从一些细小的角度去处理“大素材”,从而做到化大为小,洞微烛幽,见微知著。运用“大素材”的好处是典型而有说服力,不足之处是容易宽泛空洞、被前人的观点束缚。所以,对于“大素材”,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小切口,深入挖掘,是谓之“小处理”。诸如中国梦、改革开放、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关注生命、和谐发展、教育改革、反腐倡廉、文化传统等等,这些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要巧妙地选择小的切入点,深入挖掘,以小见大,才能写出新意。【方法指津】

一、媒介呈现法

“大素材”不一定都要全盘搬入文章之中,我们在掌握了大素材后,可以从小处着眼,选择通过一定的媒介把某种思想感情或主题表述出来。这个媒介可以是一本书、一把雨伞、一枚镜子、一张照片、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如下面的文章片段:

那一年,我们这里实行了包产到户,奶奶像是捡到了金元宝,脸上多年的阴霾一扫而光,成天在分给我家的“一亩三分田”里转悠。尽管累得直不起腰,她也总是笑呵呵地说:“盼了几十年,总算有奔头了!”那一年,我家第一次有了余粮。过年的时候,爷爷奶奶第一次给父亲发了5角钱的压岁钱,奶奶还第一次扯了新布,熬更守夜地为全家人缝制了新衣服。大年初一,一家人快快乐乐地上街赶集,见照相馆门庭若市,在爷爷和爸爸的撺掇下,一家人第一次照上了全家福……

1998年的特大洪水,让我的家乡“一夜回到解放前”。残酷的现实让我们知道绝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更不是“人定胜天”就意味着人类可以肆意攫取自然资源。大伙儿从惨痛的教训中清醒了过来,知道了绝不能把“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当作空泛的口号。于是,爷爷奶奶响应政府退耕还林的口号,主动将这些年开垦的坡地退还出来。我家的田地骤减,他们也不再披星戴月地忙活了。新房落成的2000年,我们一家人用自家的相机照了一张全家福。奶奶抱着我,亲着我的小脸,大家都开心地笑着。

今年春节,我家登顶峨眉,全家人纷纷用智能手机捕捉最幸福的时光,还专门请摄影师照了一张全家福,祝福我在高考中金榜题名。一家人在这灿烂的阳光下笑得格外开心。

——2018年高考作文四川佳作《照片里的记忆》

改革开放是一个大主题、大素材,作者却用三张照片加以呈现。首先,包产到户使我家富裕起来,一家人第一次照上了全家福,暗扣所供材料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其次,写我家从惨痛的教训中清醒了过来,响应政府退耕还林号召,再次照了一张全家福,紧扣所供材料标语“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最后,写我家旧貌变新颜,生活大改变,第三次拍全家福,融入所供材料标语“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三张照片,将家庭的发展与国家的变化紧紧联系在一起,呈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波澜壮阔的巨变。

二、场景渲染法

对一些场景的渲染,也可以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一些真实的场景,往往具有画面感,将之呈现于文中,再将真实的情感融入其中进行渲染,就会让人感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所以,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有时候还要借助素材渲染真实的场景,在这一场景中表达深刻的思想情感。如下面的文章片段:

然而,近日外婆在電话里的无奈诉说让我心头一凉,她说:“今年,庄上的芭蕉又少了,愿意倾听芭蕉细语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故乡已鲜有人愿意为芭蕉培土护根,失去稻草的包裹,芭蕉难敌寒霜的侵袭,蕉叶开始枯黄,根部开始腐烂。大风袭来,蕉叶随风摇晃,响声却稀稀拉拉,再无当日的器宇轩昂,就好比被遗失多年的亲情,一如经年无人问津的流浪汉。如今霜冷芭蕉语似乎成了村庄宿命的写照,那叶片不再肥厚、油绿,往昔昂扬的芭蕉之歌而今也成了紧张焦躁的旋律,日渐淡出人们日益功利的视线。

——2018年高考作文江苏卷佳作《霜冷芭蕉语》

在这里,作者选取了一园芭蕉遭受摧残的场景加以渲染,突出其衰败和凋零,从而以小见大,观照现实,写田园牧歌与国人乡愁的失落,写出乡村和文化的衰退,并表达对此的忧思和期望。这样,就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三、形象展示法

我们在阅读或生活中所积累的大量素材绝大多数都是未曾加工的事实原料,具有原汁原味的生活化、碎片化特点,如果将它们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文章里来,那仅仅是僵硬的、毫无生气的文章部件,呆板、枯燥、乏味,不可能让读者真正感动。所以,只有进行形象化的展示,才能变得生动可感,让人容易接受和感动。具体操作时,可以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可以酿造深邃的意境,可以描摹动人心弦的细节,可以精心锤炼一些色彩词,也可以借助形象化的说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从而实现鲜活别致的艺术化表达效果。请看下面的文章片段:

老泉挽起袖子,露出一节被晒得黝黑的手臂,裤腿上是洗不掉的泥点。他坚毅的目光里藏着饱经世事的稳重和沧桑。此时,有个小伙子远远地在招呼他:“书记,这边!”

“您之前跟上头申请的那些项目都批下来啦,现在人力和资金都到位了,等您考察完,整个县的生态计划就可以搞起来了!”小伙子越说越兴奋,捧起装满葡萄的盆递给他,“您尝尝这葡萄,可真是甜。”

老泉接过,粘起一颗放进嘴里,葡萄甘甜的汁液沁人心脾,他突然想起自己的爷爷。

那口枯掉的泉水几年前重新有了水,他把那个小院改成了葡萄种植基地,用那口泉的泉水浇灌葡萄。如今,葡萄架上又重新缠满了葡萄藤,上面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好似玉珠一般。

老泉看着满眼的绿,目光又好像透过这层绿,看到了更远的地方,那是爷爷曾跟他说过的绿水青山。

——2018年高考作文北京卷佳作《绿水青山图》

这段文字,作者将浓烈的情感注入素材之中,通过一些情感色彩浓烈的词语来塑造老泉的形象,比如“挽起袖子,露出一节被晒得黝黑的手臂”“坚毅的目光里藏着饱经世事的稳重和沧桑”等词语,化为笔下的赞美与讴歌。老泉的形象鲜活而生动,作者通过肖像、神态、动作、细节等描写,真实传神,动人心弦,淋漓尽致地展示出素材的魅力。一颗小小葡萄,反映出重建生态环境的时代主题,表达出对绿水青山的真切呼唤。

四、细节揭示法

即通过一些小细节,来揭示事件的具体内涵。对这些小细节,可以是不经意间地勾勒,也可以是简单地呈现,或者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如创设激情、营造氛围,步步为营,感染读者。如下面的文章片段:

后来,村里有电视机的人家逐渐多了起来,可是牛改在爸爸的带领下去了好几家也没有看完自己喜欢的电视剧。牛改好几次想让爸爸买一台电视机,就是黑白的也行,但是,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牛改的心思,爸爸哪里会猜不到呢。于是,他卖掉了家里的五头羊,买了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当时,买电视机的钱相当于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牛改的爸爸像对待宝贝一样,用铁框子把电视机固定在墙壁里。牛改每天都要跑去舅舅家,请舅舅来看电视,还早早地在堂屋里摆上长长短短的板凳,安排好每个小朋友的座位。

一晃到了2017年,读小学的儿子牛放说学校里的触屏电视机比家里的好。想看啥节目,就像触摸手机一样,在电视机屏幕上轻轻点一下就好了,用摇控器调来调去地选台,太费劲了……牛放叽叽咕咕了老半天,原来是想要牛改换一台新的电视机。牛改生气了,嗓子提得老高:“你爸小时候东家窜西家窜流动着看电视,你现在一个人看一台,咋还不满意?”

说归说,骂归骂,牛改还是改变主意了,真的换了一台儿子梦寐以求的触屏电视机。

——2018年高考作文贵州佳作《牛改家的电视机》

改革开放、时代发展是个大素材,作者却用“牛改家的电视机”来反映,用一些小细节来呈现。牛改小时候想让爸爸买电视机,“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牛放想让爸爸换电视机“叽叽咕咕了老半天”,这两个细节的对比运用,不但表现了牛改父子的不同性格,而且彰显了家庭经济由穷变富的改变,彰显出改革开放、农民奔小康的历程。

五、角度缩小法

角度缩小法就是将命题的概念或主题加以压缩,从一个比较小的角度切入,集中笔力写足、写透一点,从而突出文章的主旨。角度缩小的一般原则是舍大取小、舍粗取精、舍旧取新,以素材的某一点达到凸显主旨的目的。如2016年高考作文天津卷关于“范儿”的话题,对这一重大概念的阐发,写作者具有全新的素材运用:

说到“范儿”,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其实就是魏晋那个时代的“范儿”。“魏晋范儿”什么样?按较通行的看法,有三个最基本的标志:

一是出身高贵。其家族必须是世家大姓,如王谢崔陈之类,用术语说必须是“士族”。这有点像今天的“贵族团”,“土豪”是没有资格越过人家的门阃的。这是硬指标,没有商量的余地。为何?经历不同,气质不同,谈吐也不同。天潢贵胄是什么范儿?你土豪是什么范儿?我们之间没交集,您哪,该干吗干吗去。

二是长得要漂亮。当时的美男子是什么标准?何晏面容白晳,人称“敷粉何郎”,杜弘治则“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王羲之举止“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皮肤要白甚至白得越夸张越美,眼睛要明亮有神,姿态要袅娜、轻盈。这样的“容止”,今天任何一位女性身上若具备了,都会是一个超级美女。

三是要善于清谈。也就是要對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谁能言出惊人,谁就能在清谈界立足且大出风头。这需要真功夫。要让那些以门第高贵自傲且长于清谈的人们佩服,没有真见解是不行的。四大美男之一的卫玠年纪轻轻就名气很大,除了“美色”之外,其在玄学上有超人的造诣才是根本。

——2016年高考作文天津卷佳作《“魏晋风度”诊断》

“范儿”本来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作者却将写作角度充分缩小,仅仅从“魏晋风度”的角度切入,并合理运用魏晋时期的有关素材,使得立意范围具体而微,角度小、材料实、析理深,从而使文章具有了极高的启迪人生的价值。【注意事项】

“大素材的小处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限制定向,巧妙转换。要善于将原来抽象的论题变成具象的素材,从平凡的素材中,开掘出深广的思想内容。

2.大胆取舍,见微知著。要将属于某一点、某一侧面、某一感人的片段或细节、场景,写得深刻一些、充实一些、生动一些,能够做到以“小”见大,以“小”寓大,以“小”求深。

3.切口要小,落笔要准。要善于选择一些小角度落笔,在小角度中开拓出崭新的思想境界。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