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其项背·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作者:张沂

成语故事:望其项背

追根溯源

明· 朱有炖《三度小桃红》: 楔子:气味浑厚,音调复谐,毕竟是本朝第一能手。近时作者虽多,终难望其项背耳。

清· 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文本解读

明·朱有炖的杂剧《三度小桃红》中的楔子(戏曲、小说的引子。一般放在篇首,用以点明、补充正文,或者说引出正文或是为正文做铺垫。)写道:“有气象有味道并且浑厚,音韵调子又非常和谐,确实是本朝第一的能手。近期作者虽然很多,但都还是很难比得上他。”

清· 汪琬《与周处士书》:“这样超凡脱俗又卓越的雄伟言论,真能和诗书六艺(这里指六经《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中的言论相互参照,不是后代一般人写出的文章能媲美的。”

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也可以用来比喻可以企及他所达到的境界,但通常表示与“望”的对象有一定差距。

名家运用

第二站便是奥登塞,安徒生的家乡。安徒生家更是贫困,祖母做过乞丐,父亲是个木匠,母亲替别人洗衣……哪种愁苦他没有受过?他把这一切都囫囵咽下,终于明白了这世上唯一可以倾心的,只有孩子。

孩子们的眼睛没有国籍又最善于寻找,很快从世界各地教室的窗口,盯上了这间红顶房。

但是,安徒生还是久久地缺少自信。不仅出身贫寒,而且是小语种写作,是否能得到文学界的承认,他一直想成为当时比较有名的奥伦斯拉格这样的丹麦作家,却受到各方面的嘲笑。

他很想获得丹麦之外的欧洲文学界支持,努力结交文化名人,结果反让人家觉得有“摇尾乞怜的奴态”。即便他后来终于受到广泛承认,人们也只认为他是一个善于编制漂亮童话的有趣作家,并不认为他是文学巨匠。因此,直到他临死之时,还渴求会见任何访问者,希望在他们的话语中找到赏识自己的点滴信息。他敏感脆弱,极易受伤。

他不知道,自己早已成為一个伟大的文学巨匠。那些他所羡慕、拜访、害怕的名人,没有一个能望其项背,更不必说像奥伦斯拉格这样的地区性人物了。

——余秋雨《北欧童话》

学生运用示例

作为单薄的个体,这个时代的定义导向着每个人的定义。“中心”的定义毫无程式化的狡黠,“边缘”却陡生飓风之后的孤独。时代的风向标被集聚利益左右选择,最终指向了人海。在固有的本我需求以外,欲望的冰山一角已然开始消融,露出不可深测的“超我”满足,暗透填补空虚的超高要求。即使肉体占据中心,精神早已退位至灰暗的边缘,像一张破碎的纸片,追逐着每一阵风。

诚然,中心地带的丰饶与繁盛往往令边缘无法望其项背,但这里恰如一湾深港,让在信息井喷的夹缝中艰难求生的灵魂归渡,寻找更诗意的生存脉络。成语故事: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追根溯源

汉·桓宽《盐铁论·险固》:故龟猖有介,狐貉不能禽;蝮蛇有螫,人忌而不轻。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文本解读

汉·桓宽《盐铁论·险固》:所以乌龟狡猾有甲壳,连狐与貉都不能抓到它;蝮蛇有蜇人的毒液,人们由此忌惮不敢轻视。所以,有所准备就能控制别人,毫无准备就会被别人所控制。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有所准备就能控制别人,毫无准备就会被别人所控制。

名家运用

长城就自身价值来说,原是“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战略防御设施。由于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心目中的长城所象征的底蕴并不那么一致是十分自然的。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现代的事。这是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举国上下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仇敌忾、浴血抗战中提炼锻铸的象征。

对于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称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舌者不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

——《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 》

运用示例:

西汉政治家桑弘羊曾说过:“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所以一定要有所准备。《诗经》中曾记载有名为《鸱鸮》的诗,诗中描述了失去孩子的母鸱鸮仍辛勤地筑巢,为了以巢穴抵挡天敌的侵害。试想如果母鸱鸮始终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中,每日思念孩子而不再筑巢,那么天敌再次袭来时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能在痛苦中理性对待自己的处境,为自己铺好一条后路,勇敢地迎接新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