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死亡,向死而生

作者:张贵申

适用主题:死亡教育;向死而生;生命可贵……

2019年4月10日,一段“10后小朋友谈死亡教育”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网友一方面对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表示赞叹,另一方面也开展了关于死亡教育的讨论。有记者搜索发现,近年来,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部分高校相继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教授,写遗书、立遗嘱、参观殡仪馆等课外实践也逐渐列入教学内容当中。

无独有偶,3月27日一场“知生死悟人生”感悟生命教育体验活动在金华市殡仪馆举行。在这场集体人生“告别礼”上,几名志愿体验者躺进了“文明棺”,盖上寿被,闭上眼睛进入“死亡”体验。低缓的音乐环绕着整个大厅,在场的每一位活动参与者、见证者与体验者一起保持缄默,思考生与死的意义。

死亡在人的一生无法回避,尽管很多人觉得话题敏感,避讳谈之,但终究是要面对的终点。每个人都害怕死亡,那我们到底怎样才能面对死亡坦然?其实,害怕是来源于未知,我们通常会对未知的东西充满无数想象,大多数这些想象会给自己造成紧张感。对于“死亡”,传统思想因为避讳,所以我们从小接触过的各种教育中都没有太过涉及“死亡教育”。

举办这样一场入棺体验死亡的志愿活动,其目的是让人们真正地了解“向死而生”的意义,不是感受“每活着的一秒就是离死亡更进一步”,而是要人们深思“时光一去不复返”“一寸光阴一寸金”,要大家珍惜时间,明白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凡人终有一死,既然躲不开,就坦然面对。

文本解读:河北省邢台市南宫中学 张贵申

角度一:“死亡教育课”是一门人生必修课。不知死,焉知生?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只有正确地对待死亡,才能更好地对待生命与生活,对待他人与自身。因此,以“死亡”为名的死亡教育,实则是一种生命教育。生命是宝贵的,也应是坚强的;在面对挫折与失意时,更应懂得敬畏生命。一个人,接受了死亡教育,往往就能更加珍惜生命,从而以昂扬向上的姿态迎接人生中的挑战,积极乐观地生活,惜时如金地奔跑。“名为谈死,实则论生”的死亡教育,实在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门人生必修课。

角度二:感知生命可贵,不必“入棺体验死亡”。人生本来就是在风雨坎坷中度过的,不经历过磨难和艰辛的人,就不知道珍惜自己所拥有。如果你不能经常设身处地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或是亲身体验自己,那么,你就可能颓废自己,虚度自己的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但是,我们大可不必为感知生命可贵而“入棺体验死亡”。死亡对人们来说,本就很忌讳的事。难道让一个人躺在棺材里,就能感知生命的可贵吗?其实,每个人对生命的感悟都不同,领略到的人生也是不同的,所以为感知生命可贵而“入棺体验死亡”大可不必。

角度三:懂得“生死”,方能向死而生。近日,在四川发生的特大森林火灾中牺牲的30名烈士,他们用牺牲生命的壮举诠释了生死的意义,竖起了新时代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教育了我们,人要懂得“生死”,要死得其所。懂得“生死”,方能向死而生。

角度四:“死亡教育”不可无,谈“死”不必色变。死亡是每个生命体的必然归宿,既然死亡是必然的,那就大可不必避讳,也无需对其充满恐惧,不如坦然面对。听说,“死亡教育”学科诞生于美国,在欧美国家,死亡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一样,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只有极少数学校在尝试着进行死亡教育,显然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死亡教育本质上是生命教育,正所谓“讲死是为了更好地讲生”。所以,与其避讳不谈,不如科学引导。 运用示例

向生而死,這既是一种辩证方法,更是一种价值认知。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对死亡的理解有多深刻,对生的定位才有多精准。反过来讲,对死亡无知和惊慌,就无法正确对待自己有限的生命。因此,对于死亡教育,我们应该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与其避讳,不如科学引导。正如近年来,许多大学为学生举办死亡教育活动,这种死亡教育不仅是为了让人在接受死亡时保持坦然,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时光是弥足珍贵的,人生不可虚度。如此看来,死亡教育不可少。

——郝依嘉《当“10后”都在谈论死亡教育》

(编辑:王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