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不求功名的乱世外交官

作者:李芳

1848年,黄遵宪出生在广东梅州嘉应(今广东蕉岭)。黄遵宪4岁入塾,10岁时,先生出题“一览众山小”,命诸位学童作诗,黄遵宪吟出“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先生为之惊叹。亲自教导过他的曾祖母听后极为高兴,认为“此儿志向远大”,更对其钟爱有加。

黄遵宪在22岁时两次赴广州参加乡试,均未中。他在考试后绕道游历香港,大开眼界。27岁时,赴京师考试,仍不中。因他的父亲当时在京任职,他于是留京侍奉,并与一些同为粤籍的京官过从甚密。

没有功名却有见识的黄遵宪,当时不单单被一位大人赏识——丁日昌任福建巡抚时,曾邀请他入幕;李鸿章与他一番交谈后,称他为“霸才”。29岁时,黄遵宪终于考中,名次在百名以外,以五品衔拣选知县待用。也就是说,已经有了当知县的资格,准备准备,就能入仕了。正在此时,何如璋被选为首任赴日正使,即邀请黄遵宪当随行参赞。

清朝晚期社会动荡,变法的雷声隐隐,波谲云诡,远离京师、朝廷,充任一个未有先例、前途未知的外交官,是需要极大勇气的。黄遵宪却不顾亲友们的劝阻,毫不犹疑地选择了赴日。

1877年,何如璋率第一届驻日使团乘轮船从上海出发,抵达长崎。

在日期间,黄遵宪一人独行,走本州、过北海道,在镰仓的江之岛、伊豆的热海先后停留半月。“采风问俗,搜求逸事”,搜集日本民间风俗习惯,光书就看了200余种。准备数年,最终写成《日本国志》和《日本杂事诗》,上到国俗遗风,下到民情琐事,无一不编入其中。黄遵宪说,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我国所用”。

《日本国志》出版之时,中日战争已爆发,而大清节节败退。有人将此书推荐给张之洞,并遗憾地说,如果早点读到此书,可以为大清王朝节省2亿两白银——正是《马关条约》中向日本赔款之数。

1883年,黄遵宪35岁时,奉命调任美国三藩市(旧金山)。数年后再任驻英二等参赞,后调任新加坡总领事。只是,晚清懦弱,又不擅外交,往往以求和了事,他感到才华没有发挥之地。在新加坡任职4年后,国内政局不稳,张之洞为招揽人才,特地调他回国。据说他“自负而目中无权贵”,在拜见时“昂首足加膝,摇头而大语”,引起张之洞不满,最终未受重用。

1880年,他在日本结识改良派思想家王韬,天天游宴,酒酣耳热中谈论天下大事。从海外回国后,黄遵宪与康有为、梁启超二人过从甚密。晚年,黄遵宪协助陈宝箴、梁启超在湖南推行新政,先后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保卫局、课吏馆、不缠足会、《湘学新报》和《湘报》,使湖南成为当时全国最活跃、最有朝气的一个省。

1898年,黄遵宪被任命为出使日本大臣。当他抵达上海时,戊戌变法发生。据说事发之后,他藏匿了康有为、梁启超二人,还不畏危险,立刻通知康有为的学生离开,并通过自己的影响,联络英国领事馆,解囊资助,保护康、梁家人。由于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和日本驻华公使等人的干预,清政府没有追究,而是允许黄遵宪辞职还乡。1905年3月,黄遵宪逝世,享年57岁。

黄遵宪的诗现存1000余首。诗文在他看来,是提不上台面的“余事”,却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他的《日本杂事诗》总数达200首,内容涉及日本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逐客篇》写美国排斥华工运动;《纪事》如实描绘了美国的总统选举。至于他的心血之著《日本国志》更是给近代中国以巨大影响,梁启超评价为:“乃今知日本,知日本之所以强;乃今知中国,知中国之所以弱。”周作人则谓:“其中学术志二卷,礼俗志四卷,都是前无古人的著述。至今也还是后无来者。”(有删减) 学生运用示例

被稱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的黄遵宪生于乱世,作为一个常年卑躬屈膝的政府的代表,他的才华被隐没于一次又一次的求和、割地、赔款中,但他依然心系天下,用一首又一首诗,一篇又一篇文章,记录了世界百态。他的坚持也在提醒我们,哪怕生在乱世无处发展,只要心系天下,依然可以留下不朽的文章。

我不禁想到了林则徐,作为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虽只是一介小官,但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生在乱世固然是一种带走许多人发展空间的遗憾,但同样,它也可以带来机遇,带来更清楚客观看世界的机会。都说我们在历史书上用笔轻轻划下的内容,可能是前人所经历的一生。正是他们把自己的心面向世界,让乱世中的种种杂音不再干扰自己,所以才能留下如《日本国志》般传世的作品。

——浙江省新昌中学 王钦元《心系全球,造就历史》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