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华弘扬民族精神

作者:万安

【主题阐释】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这就意味着“文化传承”这一主题成了高考的热点主题之一。如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中,传统文化更是大放异彩,全国卷I作文题材料中的“长城”“京剧”“中华美食”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全国卷Ⅱ作文题“化育后世的名句”,更是以极具传统文化内涵的名句作为命题材料;北京卷作文题“说纽带”,旗帜鲜明地要求考生从“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的层面米谈纽带;2019年北京卷作文题“文明的韧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肯定和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

【名言名句】

我们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要有世界眼光。我们需要不断摄取域外的东西,激活我们固有的东西。那么两者相结合,可以在这个时代里创造出一个新的文明。

——孙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习近平

街头巷尾的叫卖声就是文化,沿街皮匠铺的修补手艺就是文化,皇家骑士帽盔上的纹章就是文化,就连街边行人看到访客之后挥手的那个手势都是文化——而这些东西从古代流传到现在,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元素,并在你面前展现,这就是传承。

——远瞳《异常生物见闻录》

【热点素材】

当古窑址遇上AR新科技

2019年5月,浙江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正式发布“当古窑址遇上AR新科技”产品,游客只需在移动设备上下载专门的APP,现场扫描导览图,就能再现800年前的龙窑烧制场景。通过数字技术,让古窑址“活”起来,如今,文物正通过科技手段获得“重生”。

数字技术开辟了一条新路。通过采集文物或展品的数字信息,打造数字化虚拟博物馆,就能使观众足不出户而遍游天下。特别是未来VR技术越来越先进,有可能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各种以前只能近观而不可把玩的珍贵展品不但可以看,还可以在虚拟中触摸,实现全方位、沉浸式、交互性地参观。这就在实地参观之外创造了替代性选择,对于扩大受众群体、保护文物安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素材点拔:我国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也就意味着數字化的工作极其繁重,因此必须增强紧迫感,加快数字化进程。只有跟.上数字化的时代潮流,才能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曲艺传承,“有新样”与“别走样”

2019年10月,全国非遗曲艺周举办,曲艺周以“非遗曲艺薪火相传”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131个曲艺项目齐聚山东济南,剧场展演、进社区演出、进景区互动,广受好评。

目前不少曲艺项目都存在剧目传承断档、优秀人才缺乏、创新触及底线等问题,以观众喜闻乐见的相声为例,一些自诩“现代”“前卫”的相声表演,不少观众却很快审美疲劳,遗感地指出其“走样了”“退步了”——装傻、卖萌、扭捏做作者有之,迎合媚俗、歪曲历史、调侃英雄、触碰底线者也有之,从形式到内容,都与传统相声相去甚远,与艺术精神南辕北辙。

素材点拨:曲艺的未来有赖于跟上时代节奏、发出时代声音的人和戏,不过万变不离其宗:人必须是德艺双馨的人才。戏一定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戏,以此为基础,发展才能有生气、有人气、有市场、有未来。

【例文】

文化的传播需要与时俱进

厕佳钰

习近平说,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性保护。在全球文化日益多元,彼此争夺生存空间的当今,我以为文化的传播必须与时俱进。

文化与时俱进,让褪色的魅力焕然一新,为大众认知。改革开放40年来,敦煌文物保护创新性地发展了保护和利用双赢的新模式,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成功范例。这其中有一个人始终在场,她就是樊锦诗。樊锦诗,自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来到敦煌莫高窟,从事科研工作,一呆就是55年。她推动制定的《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让莫高窟有了专项法规这一“护身符”;她继承前辈的“爱才如命”,并以广泛的国际合作引进理念技术、培养人才;她倡导科学保护、探索数字化,如今先进的保护技术不仅延缓了千年洞窟的衰老,更让它以数字的方式“容颜永驻”……由此可见,合理地将文化与新时代融合,不仅不会使其掉价,反而为其增添了经久不衰的色彩,只有卸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文化的寿命才得以从代代人中延续下去。

文化与时俱进,应追求的是本源不变,求同存异。在中国的肯德基和在美国的唐人街中餐,都或多或少地在本土文化中添加了当地元素,但不变的是快餐的便捷可口和中餐的蒸煮煎炸。这种乐于融合的态度,让它们本身发展得更为长远,甚至让浅尝者大为惊喜,主动去挖掘其深层价值。君不见多少海外游子魂牵梦萦着中国遍地的快餐店,君不见多少洋面孔洋溢着对中国美食的钟情,漂洋过海溯其始终。

文化与时俱进,不要一味故作迎合之态。梵高若看见他的《星月夜》被廉价地印制在各种物件上,不知会作何感想。艺术本是容量够大的,但是作为艺术的传播使者,仅仅把上述符号炖为杂烩来获利着实不该,当它传播大众的目的既成,这一种文化自然该被重新定位。

文化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难以领略其中奥义,城中的人抱护不肯撒手,高蹈颂扬,带了点儿傲慢与偏见,而我想,只有当城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打开,任百家鉴赏默叹,这座城才不会被岁月腐朽,文化之于人类的意义才能彰显。

范文评析

这是一篇总分总式的作文,本文先总说,从文化传播需要与时俱进的角度行文,深入当代人的心理层面,辩证分析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然后分说,采用横向结构展开,从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的角度具体阐述,分析了文化与时俱进的重要性。结构层次清晰,语言表达流畅。结尾进一步总结观点,呼应开头。全文围绕着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大胆地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编辑:于智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