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进课堂,纪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作者:杨翘楚

近日,位于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在部分教室“试水”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用于日常考勤和课堂纪律管理。学生进教室后系统自动识别个人信息,自动签到签退,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就连你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逃课和“替同学答到”或将成为历史。

拥抱潮流,为教育插上智能化的翅膀无可厚非。不过,更要看到的是,纪律只是达到教育效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很多人都有小时候上课要“背着手”的记忆,之所以要背着手,也是为了让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们,能把注意力集中于课程本身。换个角度看,即便是背着手了,如果仍然是“神游天外”,教育的目的同样没有达到,背着手也失去了意义。

以人脸识别进行监督,其实也是一个道理。能让人“身在课堂”,却难以让人“心在课堂”;能管住不搞小动作,却管不住精神不开小差。这么看来,改进技术未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唯一答案。想让同学们更加专注,课堂纪律与轻松氛围缺一不可、有价值的内容和有趣味的讲解相辅相成。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便有人从科学的角度,论证如何才能让个人保持最大的活力与积极的态度。1924年,心理学家梅奥在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受托开启一场实验。实验的结果显示,在一个监控严格、奖惩分明的工厂里,很多人效率低下、愤愤不平;而在允许工人們结成小组、就生产自由建言的环境中,工作反而更有效率。这给人启示,人不是机器,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即便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理性个体,但利益所影响的毕竟只是外部行为;只有让每个人都更有存在感,创造轻松、满意的环境,才能激发更多活力和创造力。因材施教、以心换心,才能更懂学生,也更接近教育的本质。毕竟,无论科学如何昌明,精准但冰冷的气象分析,永远敌不过大雨倾盆时有人为你撑开一把温暖的伞。

适用主题:教育的本质;人与环境;尊重人性;科技的温度……

短评

教育的实质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高科技只能从外部规范人的行为,却无法真正激活期内在动力。正所谓“技术缺可加持,深情实乃必须”。懂得学生、理解学生、全情投入,恐怕是比技术更好的美妙言语。

(编辑:王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