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朵朵,大海涌动奉献潮

作者:王小铭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习近平给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写道:“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材料2:近年来,志愿服务的形式呈多样化特点:打造“阡陌学堂”在线支教平台,邀请社会各行业优秀代表线上授课;创办“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宝贝”们回家;在城市与农村,参与社会治理、共倡文明新风……

材料3:当年的青年志愿者代表徐本禹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童,大学毕业后坚持要回到大山支教一年:“我要延续老师你支教的愿望。”

志愿精神源于无私的爱、传递真诚的善,志愿服务铸就人的精神品质,提高社会文明水平。请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联系当前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表达对志愿精神的认识。

【名师解读】

这是一则复合型作文题目。三则材料均以“志愿精神”为核心,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这一精神的时代意义和思想内涵。习近平贺信中的文字,从时代的高度表现出志愿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志愿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反映出当前志愿精神的推广与深入;徐本禹学生的事迹,强调志愿精神的具体化。写作时,只要围绕“志愿精神”这一主题展开分析即可。具体立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立意角度一:奉献精神。生命的高度取决于奉献的长度,奉献的人都具有高尚的心灵,志愿精神的本质就是奉献。青年志愿者们在奉献的过程中用行动照亮了他人和世界,自己的人生也绽放了不一样的光彩。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给我们的印象是:“赠人玫瑰,不求余香。”青春长短用时间计算,青春价值用贡献衡量。为志愿者点赞,为志愿精神点赞!

选材小贴士:这一角度可供选择的素材丰富。可以对一些具有奉献精神的群体进行分析,如教师、医生、清洁工等,提炼这些群体在奉献中展示出的生命价值。也可以选择一些具体的人物,如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无论是保家卫国的英雄,还是坚守岗位的楷模,都表现出鲜明的奉献精神。同时,也可以直接定位于一些志愿者,如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现场,志愿者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特有的风采。

立意角度二:志愿风尚。近年来,随着志愿精神的不断普及,志愿服务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青年志愿者的力量源源不断。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选择不同的服务方式,志愿者们运用智慧,创新志愿精神的内涵,以多样化的服务模式,让志愿精神散发出时代的芳香,进而成为整个时代的精神风尚。

选材小贴士:这一角度在选材时可以运用拓展迁移的方式,联系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的服务模式,想象出更具科学性的服务模式。如由“阡陌学堂”在线支教平台,可以将思维引申到“城乡教育枢纽”志愿平台,想象志愿者如何引导农民工更快地适应城市生活节奏等情景,展示志愿者的精神风貌。

立意角度三:精神传承。志愿者前后相续、接力奉献的事迹让人感动,更引人深思。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让志愿精神点亮青春梦想,就能助力新时代青年锚定青春航向,进发青春力量。

選材小赃士:这一角度其实是对志愿精神的升华,选材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志愿精神,与其他高尚的精神品质一样,需要不断传承,不断发展。如叶如陵将自己人生的第二个30年给了西藏,支援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奉献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还有一些小学生,接过志愿者手中的接力棒,加入为他人服务的行列。

【高分素材】

推荐素材一:21岁的达州万源女孩王自巧,是南充一高校在读大学生。去年暑假,她以志愿者的身份,成为南充火车北站的一名客运辅助员。穿着绿色志愿服,她在人来人往的火车站很抢眼,但行人匆匆,如果不留意,很少有旅客注意到这个帮忙取车票、拎箱子的女孩,没有右手掌和右手前臂。王自巧很珍惜这份工作,她在火车站附近合租了一间房子,志愿服务工作之外,也看书复习,准备12月的教师公招考试。她说:“我希望毕业后能做一名教师,帮到更多人。”

素材点拨:这一素材充分展示出青年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在王自巧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身残志坚的强者风采,看到了乐于助人的奉献品质,看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她是时代的楷模。分析时,可以抓住其奉献这一精神,拓展思维,表达对时代的理解,感受时代的正能量。

推荐素材二:“德不孤,必有邻”“志于道,据于德”“富润屋,德润身”……崇德向善、邻里融洽、团结和谐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智慧,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一脉相承,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宝贵财富和精神血脉,更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素材点拨:这一素材反映出志愿精神根植于中华文明这片肥沃的土壤,代代传承的特点。分析时,可以结合名言内容,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中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事例,如“爱心之家”“扶人协会”“邻里守望队”等,提炼他们从理念到行动,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的精神力量,赞美他们引导团结向上、互帮互助、关爱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推荐素材三:苍茫的祁连山下,从来不缺传奇。“当年风沙毁良田,腾格大漠无人烟。要好儿孙得栽树,谁将责任担两肩。六家老汉丰碑铸,三代愚公意志坚……”这是流传在甘肃武威市古浪县的一首古浪老调,讲述的是上世纪80年代起,6位当地老汉和他们的后人共同治理八步沙、守护家园的故事。这6位老人被当地人亲切地叫作“六老汉”,他们是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源。

素材点拨:这一素材适合由志愿精神进行拓展,表达对奉献精神的思考。在“六老汉”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时代的愚公精神,而这种精神背后,则反映出他们的无私品质。分析时,可以运用赞美性的语言,挖掘其事迹中承载的时代情怀,表达对他们精神风貌的深刻理解。

【素材演练】

低处的光

林侃

李彬在《人间日常》中曾这样说道:“我不再满足于谈论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而是需要下潜到深处,去观察那些很少见到光的部分。”这位漫画家在作品中道出了我们无法逃避的生活真相,也说出了我们容易忽略的人生本真。我想志愿者们大概也是如此一一永远不满足于一部分人生活的美好,希望去照亮更多未被触及的黑暗部分。

这样的一种愿望无疑是生发于人们心中最纯真的一部分,也只能是生发于这一部分。因为在我眼中,志愿精神的內核之一即是奉献,无论我们献出的是物质上的付出、金钱上的投入或者只是单纯时间和情感的陪伴,在所有这些事物背后,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一颗纯粹的心。

习总书记在贺信中鼓励志愿者们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志愿精神。这其实也是在鼓励奉献的精神,志愿不是作秀,同表面上的辉煌锦绣也没什么关系。梁从诫先生是推行中国环保的第一人,在工作时间外,这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只是一位环保志愿者。我喜欢把志愿者比作来自低处的光,因为在奉献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他们那颗纯粹的心都是一样平凡地跳动着,也同样有力地散发着自己的光亮。梁先生的环保行动的宗旨是“真心实意,身体力行,不唱绿色高调”。其实所有的志愿服务都是如此,再富丽堂皇的头衔或招牌放入黑暗中都只会无所适从,毕竟它们只能反射光。而放下所有这些无谓噱头的真心投入,再小也是一道光,凭借自身发出光和热。因而在奉献的过程中,我们永远会从放低姿态开始,拿出真实的心意,一点一滴地做出努力。

我们说志愿精神,不仅仅包括那些美好的愿望,更需要从身边开始践行。郑州的十多名司机花费近半年业余时间手绘一幅“出诊地图”,用自己对病者的一份仁心跑赢了时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便有着什么样的举动,我们不指望单纯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就对整个社会或国家做出怎样的改变。我们只是从身边开始,尽可能地给予范围内的人们一点温暖,但这些小小的努力是会堆积的,慢慢地增加、成长,发展成一面旗帜,开始具有号召力,甚至最后成为动力,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给一些人们以前不曾注意的部位以光亮。所以我们志愿者常常从平常心出发,心里又憧憬着现在的付出在坚持之后会诞生出怎样的美好景象。

借用梁从诫先生的话,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不能不尽我们的一点力量,为这个社会、为这块土地、为这个民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同样,我成为志愿者的愿望,也是要归于这颗纯粹的心:做一道来自低处的光,照亮力所能及的地方。

【教师评点】这是一道非常贴合当代人们生活的题目,“志愿精神”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也因为时代的发展,其精神和内核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所以在写这一篇文章时,最重要的就是材料的选择不能再像以往作文一样偏好古代的历史人物故事,而是要靠近时代生活。本文对志愿者进行了高度的赞美,肯定他们虽渺小却伟大的精神,在论证自己这一观点时,采用了梁从诫先生和郑州志愿者司机的例子,从我们的身边找来鲜明的材料说明道理,不但显得真实可信,也更加情真意切。(指导教师/张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