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大材小用”导写

作者:张桂芬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深圳老牌名校深圳中学公布了一份“超豪华”的教师招聘名单,该名单中的35位教师均为硕士或博士学历,且清一色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伦敦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名校,其中,仅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就有20名。

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引发社会的广泛争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联系时代背景和新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名校硕博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的观点为宜,也易于说理。审题时,必须关注材料中的“深圳老牌名校(意味着学生优质、师资力量雄厚等)”,结合试题语料意涵,首先想到这则作文命题所凸显的一个主题——教育担当与情怀,名校硕博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投身基础教育需要情怀,更需要担当。兴国必先强师,基础教育必须打好基础。高学历人才到中学任教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1.什么是“大材小用”?

结合材料,“大材”应该没多少分歧,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可谓“大材”。什么是“小用”?通俗地讲,就是“用在小处”了。

2.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

在此考生必须作出选择,并论述选择的理由,展现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参考立意】

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提升和国家发展的根基,硕士博士到中学任教大有可为。

清北硕博投身基础教育,未必是“大材小用”。

【例文】

既是大材,何妨小用?

石安慧

顶尖名校高材生毕业投身中小学教育、大学生回乡当村官、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营生……近年米,太多的这样的事例站在了輿论的风口浪尖,太多人争论“大材小用”,哀叹年少轻狂。然于我看来,既是大材,又何妨小用?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已促使部分领域出现了人才高度饱和的现象,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无法就业的风险。而名校毕业生放下身段,走向平凡岗位,看似“大材小用”,其实是认清自我之后的正确之选。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的院长张勇曾说:在一些小的方面,那些有大材的人更容易找到突破点,做出突出贡献。

看吧,那些“大材小用”却成就突出的比比皆是。

杭州的女硕士谭爱林携家人归乡振兴家乡教育;还有大学生村官吴明,一年内帮家乡脱掉“贫困帽”。看似任性的行为恰是他们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们将自己的“大材”用在小处,得到常人难以岂及的成果。

梁启超有言“我信得过我当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确实,“大材”的“小用”在对国家的贡献是平等的,科学家搞科研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同样,在基层发光发热,更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石。

试想,冯家庄缺了赵昭,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教育缺了谭爱林,是否会被改写?家乡少了吴明的坚守,又有多少人挣扎在脱贫线上?

正是这些“大材”们甘于平凡,主动投入“小用”之中,才给予了我们希望。无论是在多么小的领域,你都可以发光发热。你是“大材”千千万万万分之一,却也是这千千万万里的唯一。你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世界,去收获美好,既然如此,那“大材”又何妨小用呢?

《围炉夜话》有言:“粗砺能甘,方为有识之士;纷华不染,方为杰出之人。“大材”甘于粗砺,不染纷华,“小用”却创造了不一样的风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那么又何妨“大材小用”呢?

【评点】

本文以“引议联结”的结构行文,“引”,开篇引用题目材料和社会热点事件,然后直接亮出观点“既是大材,何妨小用?”;“议”,分析名校毕业生屈身走向平凡岗位的原因,认为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高层次人才的正确选择;“联”,联系社会热点人物和事件,阐述“高层次人才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大成绩”,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结”,引《围炉夜话》之言总结升华论点——“大材”甘于粗砺,不染纷华,“小用”却创造了不一样的风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那么又何妨“大材小用”呢?全文思路清晰,论述深入。

(编辑:于智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