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面前,拒绝裸泳

作者:何佐晨

【本期赛题】关注热词,也要体会热词背后的情感。曾经流行的“十大流行语”,主要有“蓝瘦香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感觉身体被掏空”“葛优躺”等,其中,可初步窥见“丧文化”的端倪。自有互联网以来,年度热词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构成了非常深刻的公众记忆,其背后折射的大众社会诉求和集体心理,值得思索和回味。

生活中,每天都会涌现大量新词、热词,这些凝练个性的词语,凝聚着时代的印记,映射出当下群体的生活状态。

如果说几年前使用频率较高的诸如“神马都是浮云”“那都不是事儿”等流行语,还多少带有一种轻松的调侃,延续了一丝干事创业的激情,那么近年来“蓝瘦香菇”“葛优躺”的出现,则使“丧文化”狰狞毕现,而当下“90后中年危机”“脱发”“佛系青年”的出现,则完全将新一代青年贴上了无可救药的标签,虚拟现实,撕开网络世界的灰色包庇,屏幕下的疲态与麻木,仿佛看到了大浪退去谁在裸泳。

无论“脱发”也好,还是“佛系”也罢,“丧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当前,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骤然放大,特别是部分年轻人阶级固化,上升通道日益狭窄,即使加倍努力也没有更好的回报,人生看不到前进的方向,便自然而然地把生存困境与“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佛系”“脱发”等热词代入,这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年轻群体面对生活压力的普遍无力感和焦虑。

为什么年轻人压力如此之大?他们明明为了生活和前程在付出、在奋斗,即使奋斗到头发都掉了,但依然只能被动地接受“努力了也没有结果,只好自我放弃”的现实呢?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用“后现代”定义二战后的社会,其中便包含着“原子化”“异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中间组织的解体而使个体间的互动减少,从而产生的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人际疏离、社会失范等社会危机,因为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每个人不需要这样的“中间组织”就能相对不错地生活下去,而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加剧了这样的分解,社会更加 “原子化”和“异化”,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和悲观的社会情绪开始在个体之间蔓延,以为这样就是真实的社会现状。暗潮涌动的当下,谁是裸泳者,誰是弄潮儿,多少青年还能这样扪心自问?

还社会以本来面目,而不是被人云亦云的几个热词左右。从前,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们不能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生产和生活必须依靠团体的紧密协作,个体与个体的联系更为密切。现在的年轻人,物质文化的高度发展足以支撑他们点外卖,住单间,下班回来抱着电脑追网剧,基本没有与人交流的强烈欲望与需要。“尬聊”能够成为年度热词,就是社会“原子化”的一种表现。这样“原子化”的生活,可能出现平时以微信昵称相称呼而连同事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的尴尬局面。

一个时代总有平民与英雄,如果在悲观化的大众情绪中茫然度日,不能有所作为,就只有碌碌无为,而谁是平民,谁是英雄,等时代的潮水退去,就可以一目了然。

青年的定义之所以被冠以“热血”二字,要有拼搏、有奋斗,要有向上的精神,有如火的激情,有不服输的韧性。经历挫折,方成大器;尝尽酸甜苦辣,人生才无缺憾。

我们要把握自己正确的人生定位和努力方向 ,追寻人格层面、精神层面的成长,在成长过程中磨砺自我,不断进取,才能有长足之进步,“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说的便是这个道理。这是我们青年之本质, 少年之初心。

时代面前,我们拒绝裸泳!

评点:何文魁

作者先破后立,文章开头从年度网络热词入手,引发对现实的思考,从而重点提出:新一代的年轻人应该拒做“佛系青年”,自觉摆脱“脱发”“葛优躺”等负面热词的桎梏,不仅不做生活的屈服者,还要当时代的弄潮儿。文章末尾呼应前文,点明中心,又充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鼓舞人心。能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倡导正能量。

下期赛题

无论是讲学问还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或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选自《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8年16-18期朱光潜《无所为而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