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小山”,忽悠来的热度不会长久

作者:沈彬

老实说,很多去这个景点看过的人,应该有深深的被愚弄感。这只不过是庄稼地里裸露出的一块石头,既没有留下历史上文人骚客的墨迹、作品,也没有让人惊叹的科学价值。相关考究,也只是当地县志《寿光县志》里有过记载:孙家集街道的孙家集村与马家庄之间,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静山。仅凭这一点,不能证明静山确实是一座山,更谈不上认定这是“中国最小山”。

鲁迅先生曾经讽刺过一些地方的“十景病”:“凡看一部县志,这一县往往有十景或八景,如‘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景点起个好名字,固然能够锦上添花,但是,好名字背后没有景点的文化支撑、自然禀赋,那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让人看着滑稽。

在澳大利亚中部红沙地中坐落着艾尔斯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石山,其所在的乌卢鲁国家公园地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艾尔斯石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攀登这座独石山,能够让人感受到地球的壮美、大自然的不可思议。而去登寿光这座露出地面不过半米的静山,美在哪里,奇在那里?就像网友调侃说,在中国的地面上放一片面包,在美国也放一片面包,是不是就把地球做成了是“宇宙最大的三明治”了?

近年来,不少地方急功近利,挖空心思地想在自家的后院搞出文化景点、文化地标,有的还无中生有地申报各种世界纪录,比如,搞出最大的月饼、烤出最大的鲜花饼、最多人一起吃的火锅……一味地将材料堆积在一起,将人堆积在一起,既看不出美,也看不出文化创意,只覺得背后是畸形的政绩观、扑面而来的商业动机,与文化传统背道而驰。

在社交媒体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景点也必须放在网络平台上传播,才能够挖掘其价值,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近年走红的北京锣鼓巷、上海田子坊、阳朔西街以及张家口最美公路,都是因网而红。但是,营销传播与恶意炒作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

“全国最小山”这种既不能在历史文献中找到强有力证据,又不能在科学上证明它的地质构造的,全凭一个名头,即便能够走红网络,也不可能长远。希望当地能够端正态度,不要对游客有愚弄之心,忽悠来的流量和热度是不会长久的,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本文原载2018年3月26日光明网·时评频道)

观点运用:急功近利;畸形的文化观;根与源;文化支撑;尊重常识……

编辑/华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