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话的多少

作者:朱自清

【名家引路】

圣经贤传都教我们少说话,怕的是惹祸,你记得《金人铭》开头就是“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岂不森森然有点可怕的样子。再说,多言即使不惹祸,也不过颠倒是非,决非好事。所以孔子称“仁者其言也”,又说“恶夫佞者”。苏秦、张仪之流以及后世小说里所谓“掉三寸不烂之舌”的辩士,在正统派看来,也许比佞者更下一等。所以“沉默寡言”“寡言笑”,简直就成了我们的美德。

圣贤的话自然有道理,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假如你身居高位,一个字一句话都可影响大局,那自然以少说话,多点头为是。可是反过来,你如去见身居高位的人,那可就没有准儿。前几年南京有一位著名会说话的和一位著名不说话的都做了不小的官。许多人踌躇起来,还是说话好呢?还是不说话好呢?这是要看情形的:有些人喜欢说话的人,有些人不。有些事必得会说话的人去干,譬如宣传员;有些事必得少说话的人去干,譬如机要秘书。

至于我们这些平凡人,在访问、见客、聚会的时候,若只是死心眼儿,一个劲儿少说话,虽合于圣贤之道,却未见得就顺非圣贤人的眼。要是熟人,處得久了,彼此心照不宣,倒也可以原谅;要是生人或半生半熟的人,那就容易有种种看法。他也许觉得你神秘,仿佛天上眨眼的星星;也许觉得你老实,所谓“仁者其言也”;也许觉得你懒,不愿意卖力气;也许觉得你专等着别人的话;也许觉得你冷淡,不容易亲近;也许觉得你骄傲,看不起他,甚至讨厌他。这自然也看你和他的关系,以及你的相貌神气而定,不全在少说话,不过少说话是个大原因。这么着,他对你当然敬而远之,或不敬而远之。若是你真如他所想,那倒是“求仁得仁”;若是不然,就未免有点冤哉枉也。民国十六年的时候,北平有人到汉口去回来,一个同事问他汉口怎么样。他说,“很好哇,没有什么。”话是完了,那位同事只好点点头走开。他想知道一点汉口的实在情形,但是什么也没有得着;失望之余,觉得人家是瞧不起他哪。但是女人少说话,却当别论。因为一般女人总比男人害臊,一害臊自然说不出什么了。再说,传统的压迫也太利害。你想男人好说话,还不算好男人,女人好说话还了得!可是——现在若有会说话的女人,特别是压倒男人的会说话的女人,恭维的人就一定多;因为西方动的文明已经取东方静的文明而代之,“沉默寡言”虽有时还用得着,但是究竟不如“议论风生”的难能可贵了。

【写作借鉴】

这是一篇内容充实、语言老练的议论性散文。文章谈论的是关于说话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联想到社会生活中其他层面。作者首先从古人告诫我们少说话谈起,然后分析这样做的原因(多言即使不惹祸,也不过颠倒是非,决非好事),再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分析,这种说法的片面性(不可一概而论),接下来,通过类比分析(居高位的人与平常人、生人与熟人等)、对比分析(身居高位的人与去见高位的人)、提炼事实等方法,进行说理论证,内容充实,论述深刻。作者叙述了许多事例,既有概括叙述,也有详细叙述,且针对性强,叙例时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如所举的“居高位的人与平常人的说话情况” 和“有人去汉口时的事情”,采取了先举例后议论的方式;所举的“聚会时的情况”则采取边叙边议的方式,这样既丰富了文章底蕴,又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