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一场特别的考试”素材运用指导

作者:苏静

[2020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而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①以“20年后的你”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

③请你为《南方教育时报》的“教育众声”栏目写一篇关于这场线上考试的评论。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文章不少于800字。

[名师解读]

这则材料,命题者抓住“疫期线上测试”这一真实情境,作为命题背景和任务情境。这道题的核心关键词是“线上考试”,而每个考生正好都是这场特别的考试的亲历者,自然有着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但这个概念被“特别”多次修饰。为什么是“特别”的?学生应该对此进行深刻地思考。而这样的思考正是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现实与精神、素养与品德的反映。由此可以延伸到“线下考试”“人生考试”。“线上考试”是客观存在的合情合理的,这是最基本的立意点,但如果就事论事,没有适度拓展,没有高度和深度,立意就会有区分度。

材料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背景叙述。大背景是“疫情防控”,小背景是考生要参加的线上测试,而“线上考试”恰是材料的核心关键词。第二层紧扣关键词“特殊”,从“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三个方面进行阐发。显然,这三个方面是逐层递进的关系。第三段是材料的延伸和深化。由“在线考试”这一具体的事实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赋予他们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立意角度一:“线上考试”的自主和诚信。区别于传统考试,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线上考试”属于开放性、独立性考试,特殊的地方还在于考生们长时间脱离学校集体监考的环境下自主复习备考所带来的特殊的心理感受,这些客观因素导致了它所赋有的深刻内涵。

选材小贴士:居家“线上考试”并没有监考者,这使得许多人怀疑其可信度。其实,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早已有之,如蒙田言:“我们的品行将影响命运,给它打上自己的印记。”诚信是立身之本,考生应借助线上考试这样的机会,如木受绳,如金就砺,培养正直诚信的品格。

立意角度二:“线上考试”的慎独和自律。居家考试,自律自觉的学习习惯显得格外重要。两类学生群体突显:一类是学会自主检验知识储备,有良好作息时间观念,会给人生带来积极的意义和价值的人;另一类人是对自我自律精神放逐,缺乏自觉约束力,这样,会对以后不诚信、道德缺失埋下消极的种子,对个人的品性和成长都极为不利。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言论的如朱熹的“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如柏拉图说“自律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等;事实类材料如汉朝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因为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每当自己昏昏欲睡,头垂到一定的时候头发就会被拉得很痛,从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立意角度三:“人生考试”的学思和践悟。“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由学生考试到人生考试,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学思践悟”,才能做好时代的答卷人,才能答出自己出彩的人生,答出学业的华美篇章。

选材小贴士:这一角度的立意具有延伸性。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只有不断学习,勤于思考,最终才会有所领悟,有所提升。“砥砺”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的学习态度,永葆“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不断奋进,时刻搏击,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短绠难汲深井水,浅水难负载重之舟”,荀况早就告诉我们,多学习,多思考,我们才能初心不变,自励自勉,才能更上一层楼。

[高分素材]

推荐素材一: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周濂)

素材点拨:线上考试,没有监考老师,会使学生潜意识里有对考试的无所谓态度。所以,“线上考试”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诚信品格。“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考试只是人生历练中最简单的测试。恪守诚信,自觉自律,才能走出一条正直的道路。

推荐素材二:史铁生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双腿瘫痪,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但在这特殊的岁月里,他靠着写作,与自己对话,与生命抗争,用超乎寻常的自律来完成生命的历练,有了向生命致敬、与死亡和解的《我与地坛》等优秀著作。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素材点拨:这属于类比材料。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宅居期间的网课令人抓狂,学生们感到无限的焦灼和空前的压力。史铁生也是,在最美好的岁月里突然双腿瘫痪,他绝望至极,但是他用自己的意志战胜了所有的苦难。所以,如果说苦难是人生长河的一抹底色,那么自律坚强就是你必然的选择。坦然地面对疫情,因为它是成长的青云梯,相信自己,不会因为疫情的突袭而颓靡了心志,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必定取得成功。

推荐素材三:武汉方舱医院那个被确诊新冠肺炎的高三女孩,从2月21日住院以来,就在争分夺秒,每天坚持学习准备高考。医生被她精神所感动,给了她一间临时自习室,叫做“梦开始的教室”。她画了一张教室的图,用来激励自己,“为了夢想而战,我不会放弃”。

素材点拨:无论是疫情当前,还是面对选择,这个有着梦想的女孩都能坦然面对。她知道这是一个无法预料的事情,却是人生的历练,不管高考的结果如何,过程非常重要,而这个过程将会是她人生岁月中一个美好的回忆。因为这样的过程给了她成长,她愿意伴随着苦难,慢慢走向成熟,给自己的人生之路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素材演练]

给20年前自己的一封信 林侃

20年前的我:

你好。

20年前的此刻当下,你应该正在准备参与一次特殊的考试,一场新冠疫情下举行的线上考试,一次你以前没有参与过以后可能也不会再次参与的考试。因此,我很想把这次考试,或者说把范围扩大一些,把在家中度过的这一段完整时间,能够定位成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虽说是重要节点,其实我们大概都不喜欢这个说法,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在漫长人生的每一个节点迈出的每一步都有其意义,都对于我们十分重要。然而我想我们都会同意,相比其他考试,即将到来的这场线上考试,显然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可这样的一场考试到来,是我们都不期待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它的结果将会对你的生命走向造成怎样不可挽回或补救的影响,而是说你对于这场考试以及它所代表的这个特殊环境的态度会深远地影响你的思考方式和已有观念——你是如何思考这次即将到来的考试,你要以怎样的态度来参与这次考试,你要以何种方式完成这次考试……诸如此类的问题是不可逃避的,可你终究还是要做出回答,不仅在试卷上做出客观标准下的回答,也是在心里对于这些疑惑,给出一个自己在此时此刻接受的回答。因而我想对于你来说,它可能比以往任何一次考试都更重要,一次线上考试,是疫情下的外界的不得已,但如何评判自己的答案,还是要由你自己下一个定论。

我说要你自己下一个定论,很大程度也是因为这次你与外界的联系要淡得多,你要知道没有人来确定你是否处于考试的状态,没有人来关心你是否一个人投入这场战斗中,没有人来为你处理特殊情况。同时这种失联也是贯穿整个考试过程的,从知识和状态的准备到考完的调节和整理,你都要自己去权衡把握,他人的监督和参与第一次变成了一种奢求。

所以你将要拿出的这份答卷能否让自己满意,其实不只是最后的纸面成绩到底如何。当然单纯的结果论会简单许多,可如果你借用卢梭对他的幻想学徒爱弥儿的要求看待自己的话,就会明白,作为一个学习者,对于自己将要做出的行为,是必须要知道“为什么”的,对于自己所相信的,也必须要知道“何以故”。对于过往在学校里的考试,其实大部分人在经历过无数次以后,对整个过程已经有了清晰的判断和反馈的能力。因而现在,面对一次陌生而重要的考试,你要拿出的不只是接受师长的要求,然后拿出一个结果,而是对于自我和环境两面的清晰思考和理性抉择。

我们都觉得“坚持”这个词不应该用在学习者上,因为当一个人彻底想明白学习这件事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他便不须“坚持”学习这件事,而是自觉地投入其中,并期望获得希望的效果。那么这次线上考试和它背后的所有,也是一件需要彻底思考的事物,当你明白它对于你到底意味着什么的时候,自主、诚实、自律、平常心,所有这些看起来十分困难的东西,你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做到。

所以,对于20年前的我,我其實没有任何建议,因为事实上当你开始思考的时候,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擅长把自己投入到人生中,因为这些努力不是为了某个特定的时刻和特定的人,而是为了你自己。

20年后的我

2040年3月30日

[教师评点]这篇文题看似结合了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背景,又以假设20年后给自己写信这样的形式作为想象的基础;而看似是想象的文章,又和我们的现实有着密切关联,出题非常巧妙。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学生在行文构思时,既要以未来人的视角更成熟地面对当下的问题,又要以亲临这一场战役的身份结合事实来写。因此,作者在选材构思时值得我们学习,在引经据典的基础上以采用名家思想方式为最重要的素材选择,从而更好地以此为切点对于“线上考试”进行独特的评论和更深层次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