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国的“公主病”,该不该惯着?

作者:孟然

时文链接:

事实上,“公主病患者”,国外有,国内照样不少。不能因为她们来自国外,就把国内、国外又二元对立起来,这是“节奏党们”的套路。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个共通的原则是權利和义务的平衡。主动让渡的权利越多,政府就应该提供更完善的保障;相反,不愿让渡任何权利,其实也很难得到专业高效的防护。在这条权利—义务的横线上,每个国家的坐标点不尽相同,抗击疫情的“打法”也各异。但“甘蔗没有两头甜”,既然选择回国,尊重国内的防疫政策、依法履行隔离义务,也是要提前做好的心理建设。

无论是凭着这些极端案例去歧视、妖魔化归国人员,还是拿着这些视频去抹黑国内的抗疫政策,都不免片面。

在疫情前期,很多留学生、华人华侨“全球扫货”捐赠口罩,甚至有的还忍受着国外的歧视;如今,无论是否选择回国,我们心系每一位同胞的健康和安全。按照张文宏医生的建议,在选择是否回国之前,要冷静地考虑好未来一段时间的打算;同时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再加上戴口罩)。不过分恐慌、不盲目跟风,时刻做好防护,才有安全感。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入境管控将是我国最大的压力来源。目前,各地也在逐步把战线收缩到入关口岸,在人力调配上,也越来越从容。随着相关制度规范逐步完善,对入境人员的服务管理力量进一步充实,相信接下来类似的摩擦会越来越少。

目前,上海浦东新区已投用的18个隔离点,工作人员为隔离者提供快递上门服务;在北京怀柔的隔离点,不仅提供14天所需的生活用品以及医用酒精喷壶、洗手液、矿泉水等“暖心服务包”,还会根据外籍人士需求和饮食习惯,科学制定配餐。一些定居在国内的外籍人士,也主动当起了志愿者,为语言不通的外籍人士提供沟通服务。

对于入境人员来说,理解并配合一线工作者的要求,哪怕忍受一点“不舒适”,这是应尽的义务;而对于接收一方,在入境者自费隔离治疗的前提下,也不妨提供力所能及的保障,尽可能减少抵触情绪。平稳防控入境风险,需要这样的“相向而行”。(本刊有删减)

(编辑:关晓星)

作者首先对国内一些群众说“归国人员是公主病患者”的说法进行了否定,接着从理论层面指出权利和义务需平衡的原则,并运用喻证法对这一原则进行分析,使其通俗易懂。

以上两段作者从客观辩证的角度分析,既肯定了海外华人、留学生心系国家,又对他们选择是否归国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本段运用北京、上海等地的具体做法作为佐证,为文章观点给出了具体的措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