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你是谁”与“遇见谁”写作指导

作者:苏荣华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

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

这两句话带给你怎样的启迪和思考?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观点对立型的言论類材料作文题。试题材料蕴含两个语意对立的观点,这类题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是:赞同或反对其中一个观点,写出理由和论证过程;针对两句话各自的妙处或不足,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思考感悟。为使观点鲜明,话题集中,同时避免自相矛盾,写作时最好有明显的倾向性,就如辩论赛中的正反方一辩,双方观点本来各有漏洞,你只要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即可,没必要面面俱到。

审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你”和“谁”两个词语,“你”是指内因,即“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品质,拥有什么能力,保持什么习惯等,“谁”是外因,可以是“你”所处的环境,结交的人,获得的资源等。按照哲学观点,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一句“你是谁,便遇见谁”强调内因的作用,与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花开自有蝴蝶来”相似,成为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对的人。第二句“遇见谁,你便是谁。”强调外因的影响,与我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名师出高徒”“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相似,所以古人云“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也是强调所处的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

这两句话相对独立又互为因果,写作时要突出“你是谁”对“遇见谁”的决定作用,并兼顾“遇见谁”对“你是谁”的影响作用。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事理论证为什么,最后落脚到“我”该怎么做。

具体写作时,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立意一:初心决定着你是谁,你要走怎样的路,遇见怎样的人,我们要坚守初心。

立意二: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指引,感恩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立意三:环境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要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踏上更好平台。

立意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要正确认识自我,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奋斗方向。

【素材及化用】

强力素材一: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詹青云曾说:“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

化用例段:《奇葩说》传奇辩手詹青云,一个从贵州山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90后”女孩儿,有人说她笨,有人说她将来肯定考不上高中,有人说山区的孩子少一点异想天开……为了追求更优质的教学资源,不惜转学6次;家里负担不起学费,她自己贷款百万赴美求学。当她以哈佛女博士的身份站在聚光灯下时,人们眼里只剩下惊叹。“你是谁,便遇见谁”,主动用优秀来要求自己的人,从来不会离优秀太远。

强力素材二:时代造就人才,感恩新时代。刘慈欣在接受日媒访谈时说:“是时代造就了我”。

化用例段:中国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说:“是时代造就了我,而不是我造就了时代。正是当代中国的飞速发展,给我带来了非凡的创作机遇,换作20年前,我的作品再好,也没有人看。”所以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纵观历史,有多少文人墨客空有满腹经纶而时运不济;有多少治世良才纵使文韬武略而报国无门。我为前人掬一把同情的泪,也为自己欣逢盛世而心怀感恩。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成长,平凡而渺小的我,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而有了自己的光芒。

强力素材三:保持独立人格,应对风云变幻。王阳明:人生逆旅,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淡定。

化用例段:“遇见谁”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似乎是由时运决定的,而“你是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每个人身上都有撕扯不掉的无数个标签,只有自己才知道哪一种背后藏着自己的灵魂。王阳明在经历生死之后,最终在龙场这个山野化外之地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人生逆旅,谁都会经历顺境和逆境,唯有永葆一颗宁静淡定的心,才能不纠结于遇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