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寻寻觅觅,到百炼成钢

作者:李新平 汤荣青 王建平 葛平 祝振全

高考作文,堪称高考语文的重中之重,在有了独特深刻的立意后,如何积累和运用素材,却常常为大多数同学所纠结和苦恼。

本刊在2019年第32期(11月中旬刊)曾刊发过一篇参加2019年高考的高分考生的作文素材经验分享,得到许多读者的好评。当时有读者发来邮件说,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师兄师姐们的经验固然很实用,但也很想看看与自己同处于备考阶段的学霸们,都是如何准备作文素材的。由此,我们邀请了多位应届高三同学,以同一届考生的身份,分享他们关于素材运用技巧与素材积累两方面的经验。相信对广大高三同学而言,将有更强的针对性与实操性。

积累篇

作文素材的取与舍 孙依楠

作文素材的整理和准备不仅仅是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就可以解决的。在平时,便要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遇到新颖的素材便可以摘抄下来,积累多了,素材的面也就广了起来。同时,在素材的积累过程中要有所取舍,我们应该“取”的,是那些观点鲜明并且新颖的素材,将其运用在高考作文中很容易让入耳目一新。而那些大家早巳耳熟能详烂熟于心,甚至只要听到名字就能知道你要写什么事迹的类似于此的素材,则是应该“舍”的。

素材的积累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似的杂乱无章,而是需要系统化地整理和分类,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加以批注,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的印象,也能深化我们的理解,从素材中寻找和自己的观点相契合的东西,我们才能在运用这些素材时更加游刃有余。

在高考作文中,能够巧妙地运用让入耳目一新的素材固然是作文的一大亮点,然而真正撑起整篇作文的,还是个人对于作文所给题目以及材料的解读。靓丽的素材为我们的文章树起了大概的框架,但若是想让作文这座大楼华丽之余更加稳固,则应该将我们自己的思考填充其中。旁征博引固然可以成为作文的加分项,但如果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撑不起自己引用的观点,整篇文章只是一堆素材的简单堆砌,华而不实,便显得过于零散与空洞。

素材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热点、新闻热词以及古典名句、名人名言,都可以为我们提供素材。只要我们多听,多看,多记,多想,善于分析,勤于思考,定能真正抓到素材的精髓,为考场作文打下牢靠的基础。

素材的内化与提高 鲜宁钰

作文素材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我想谈一下备考冲刺阶段积累素材的方法。

通过阅读积累素材。高考作文多向议论文这一体裁靠近,而其所需素材多为名人经历与名言,所以我个人会多去阅读一些有关历史人物传记的书,一方面可以积累到名人故事,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他们的名言警句去充实作文。例如我近期所看的《广陵散——中国狂士传》,有高洁不屈的嵇康,从容赴死的金圣叹,傲然不羁的李白。阅读这些人物传记,还能让我站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从个人与国家的层面去运用素材。

还有就是内化运用课本素材。在学习时多去注意课本中作者的经历背景等。例如李白,我们学过他不少的诗歌,在学习他的诗词时,我们会了解到诗人不同的心境及经历,从而使这一个普通的素材变为与课本所不同的素材,这是积累素材的一个方便且常用的方法。

素材的积累也离不开平时对生活实际的观察,例如建国七十周年,举国欢庆,而在我们周围就可以观察到人们庆祝的身影,这样积累素材,不仅便于记忆,而且将这些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作为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會使文章更加生动有鲜活。

还有联想积累素材法,也是从实际中来。举个例子,从当代青年过分依赖手机的社会现象中,你可以联想到手机对少年的成长与品格塑造的影响,也可以上升到“少年强则国强”这类与社会国家有关的层面,联想实际的方法,可以将一件小事涵盖的点扩展到面,使它成为一个运用范围更广的素材,这也是一种较灵活地的积累素材的方法。

以“三度”之功,现素材魅力 李隽

我认为在文章体裁中,议论文是容易攻克的,而要想写好议论文,最重要的是积累素材,运用素材。下面说三个方法,也许可以帮助大家写出一篇好的议论文。

一、抓鲜度素材.现炒现用。比如写创新进取,不一定非写爱迪生,也可以写中国硬核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写众志成城,不一定非写蚂蚁搬虫子,可以写全国人民齐心抗击疫情;写家国情怀,不一定写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以写钟南山84岁高龄仍出征抗疫……这就要求我们关心时事,不能“死读书”。

二、掘深度素材.一个顶多个。尤其是人物素材,人物都有不同的品质,可以多方发掘运用。举一个著名翻译家巫宁坤老先生的例子:他在燕大师资紧缺之时,毅然放弃国外的博士学位回国任教,体现其爱国情怀;才学过人却不骄不亢,体现其谦虚淡然的人生态度……每个方面的深度挖掘,都会加深我们对素材的理解。比起泛泛涉指,好过积累的众多素材。

三、集广度素材.论证更有力。议论文中的泛举,是体现文采、增强说服力的关键一环。但要注意的是,泛举应有条理,最好是由古至今,由小到大,由家到国……以老话题“坚持拼搏”为例,个人方面可以写臧建和经历艰辛推出特色水饺,团队方面可以写中国女排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国家方面可以写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砥砺奋进……所以,广积累,多运用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所在。

相信大家,如果多运用有鲜度、有广度、有深度的素材,就可以写出优秀的议论文。

运用篇

寻觅素材的“真”“小”“新” 胡艺昕

高考作文写作积累与运用看似是两个步骤,但其实是一个连贯性的活动。素材的积累终究要落在运用上,而对于素材的运用则是一场“寻寻觅觅”的过程,我们需要从记忆库里调动出能够运用的素材,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让这些素材“为我所用”。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关于高考作文素材,我们应该寻觅什么?如何寻觅?关于“寻觅”,我觉得要从三个字入手:“真”“小”“新”。

高考作文选材中的“真”需要我们去首先把握。议论文论据目的是说明观点,观点正确的基础是事实正确,如果所用论据都出现“造假”的现象,这样的素材运用显然是存在失误的。“真”的材料,需要来源于生活:“所见”,视觉是我们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最重要来源之一;“所闻”,我们无法经历全部的人生,从别人那里获取的信息和故事也可以成为我们的高考作文素材;“所感”,在写作中我们需要运用能够打动我们自己的素材,先打动自己,再打动别人。另外,“意尤帅也”,选材一定要依从于立意。

高考作文选材要“小”,“大”的素材往往较为空泛,“小”的选材往往更容易切合立意。丰子恺的文章《吃瓜子》让我们看到了选材之“小”的可能性。“瓜仁紧紧地装塞在两半辦的瓜子壳中,好像日本版的洋装书”。作者抓住了吃瓜子“吃不饱”“需剥皮”的特点,进而讨论吃瓜子于国入之间的联系。高考作文的题目往往涉及到个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在探讨这方面的立意时需要我们从“小”入手。

我们往往有一个误区,把选材的“新”与时间的“新”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这里的“新”指的是开掘材料角度的新。同样是爱因斯坦小时候不擅长做板凳的故事,有的人开掘出的意思是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小时候都很笨,成功在于后天的努力;有的人开掘出的意思则是每个人都有所长,爱因斯坦动手能力差,所以他没有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用力,而是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发力,最终取得成功。这两种开掘素材的角度,很显然第二种较“新”。这样看来,“新”从某种角度而言,是一种我们自己开掘角度的“新”,可见我们要赋予素材一些“个性化”的意义。

高考作文选材是在“寻觅”与再“寻觅”之中一次次达成的,这种“寻觅”或许就是高考作文选材最具有“艺术性”的地方吧。

素材为骨,感悟为翼 张昕怡

说到作文备考和素材准备,其实最根本的在于积累,没有足够的知识底蕴做基础,想写好一篇作文是不容易的。而想让自己作文的内容看上去丰富,最初级的步骤就是要多读书,读各类的书籍,可以不求十分的精,但领域一定得广。因为写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然而输出的前提必须得有输入。在读书时,见到书里喜欢的句子可以做一些摘录和积累。有的人会觉得素材太多记不住,在这里我可以提供一个小诀窍:就我本人而言,在看素材时,短一些的是直接在当时记住它,稍微长一些的就摘录下来,然后理解着把它复述出来,不必十分精准地将原文完全复述,而是凭着自己的理解和逻辑,将它重新整理撰写,还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以扩充一段素材本身的意义,将其内涵进一步深化。

作文只有素材也不行,对素材的体会其实和素材本身一样重要,你对于前人哲理的理解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你自己文章的深度。我曾有一段很有趣的经历:某次,我重新读了从前读过的一本书以及书页边的感想,发现两次的阅读所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可能以前的你只看到了一方面,而在第二次阅读时,你贯穿了整本书的思想,对语篇的理解加深,再读之前的文章就有了更深层的体会。所以,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就会相连接,你思维的维度就会拓展,再写作文时自然会剖析得更深。

总结一下,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这大概也是陈寅恪先生晚年双目失明仍然耕笔不辍,执着写下《柳如是别传》的原因之一。所以,想写好作文,大量的练习是离不开的,而且在练习中,你对于素材的运用灵活度也会进一步提升,可以使你在紧张的考试中发挥得更加游刃有余。

挖坑三千,不如掘井一口 邵涵

“挖坑三千,不如掘井一口”。这是作文课上语文老师指导我们运用素材时经常讲的一句话。他说掌握素材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我们平时积累高品质素材,在整体把握的素材原则上,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多维思考、分析,提炼、概括出多层、有见地的观点或话题,达到“一材多用”的目的。

比如学习史铁生《我与地坛》,课后我对史铁生这个熟悉又经典的人物进行“多维解读”。角度1:面对苦难,永不屈服。史铁生20时岁就失去双腿,人到中年又患上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命,业余是写作”,他还说,“生命的磨难是一种必然。”史铁生一生命运多舛,他却用残缺的身体,表达了最健全而丰富的思想。角度2:摆渡自己,热爱生命。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纪时忽地残疾了双眼”,曾经一个人摇着轮椅在“那座废墟的荒园中”虚度,然而,他后来认识到“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给自己寻了只名為“写作号”的船,将自己从压力的深渊摆渡出来,最终实现了人生价值。角度3:坚定信仰,精神永生。史铁生说,人应该有一个信仰。年轻的史铁生曾经长达10年都无法理解命运的安排,他质疑活着的必要性,也曾想用自杀来抗议。但他最终找到了文学这条路来解放自己,觉得坚强活着就是光明。我们还可从坚守梦想、逆境成才、自强不息、执着追求等多个角度解读和提炼,把史铁生这个经典人物打造成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精神富矿,笔下多维开掘出无尽的素材资源。

回到顶部